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農曆年需求左右金價上落

時間:2018-02-21 03:16:05來源:大公網

  金價在周二再度轉弱,倫敦現貨金價曾下跌接近10美元,至1336美元,再度跌穿20天平均線。所謂「一節淡三季」,金市亦逃不過這個定律,惟根據過去八年農曆新年後一個月的走勢,金價大部分時間均錄得上升,反映在美國量化寬鬆措施的刺激,加上農曆新年過後,市場對黃金的需求未減。然而,買家對黃金的需求在每年農曆新年後都會不斷下跌,直至下一個農曆新年臨近,市況才會再恢復。因此,在美國停止量化寬鬆措施後,除了去年外,每年農曆年至十二月間的金價均會向下。

  農曆年後一個月普遍上揚

  金價在上周四和上周五曾大幅反彈,一下子便大升逾26美元,惟進入農曆新年假期後,金價又再回軟。一方面是受到美元反彈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與中國黃金市場假期休市有關。當中國農曆新年假期復市後,其間所積壓的購買力,便又再大舉釋放出來,這解釋到為何過去八年間,在農曆新年的一個月內,金價普遍上揚,而且升幅還不俗,平均都超過3%。例如去年便曾錄得4.79%,但比起2014年同期的6.58%仍有距離。

  這種假期後累積的購買力非同小可,尤其是在美國聯儲局的量寬年代,不論美元是升或跌,金價在這段期間均普遍上揚,升勢亦往往延續至每年整個三月份。根據過去八年的現貨金價走勢顯示,在每年三月份整個月內,金價通常都是上升居多,升勢最勁的是金價正處於歷史高位的2011年,當時曾大升了4.74%,而在2014年金價出現大調整後的一年,三月份升幅仍然可錄得3.17%。

  不過,當農曆新年漸漸過去,黃金的需求便開始下跌。在美國聯儲局停印銀紙並開始加息後,金價受到雙重打擊,每年農曆新年間至十二月份都會錄得下跌(去年除外),跌勢最嚴重是在2013年,合共跌兩成四。這反映出,若不是受到央行的人為因素,中國節慶對黃金的需求,是直接影響全球金價走勢的其中一個主要因素。雖然其他因素,還包括地緣政治和美元升跌等,對金價的走勢亦很有關係;但這些通常是突如其來,並不像中國農曆新年般可預計得到。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