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大隱於市》的未來出行生活

時間:2018-02-13 03:15:51來源:大公網

  圖:出行立體化弱化了對地麵條件的依賴     網絡圖片

  在上一期文章中,筆者寫到:H市「科幻現實」作家魯蒙的《大隱於市》一面世就獲得好評,IT記者華萊就此約訪魯蒙。魯蒙分享《大隱於市》創作背景的同時,還與華萊暢談未來出行方式的改變。承接上期內容,本期重點介紹故事中的「智能出行」生活方式。

  《大隱於市》中,創業家D先生發明了低成本且會飛的汽車T車,打破了房屋以地段定價格的格局。三十公里的路途,T車只要不到十分鐘就可飛臨,而且使用成本低廉,間接改變了高位運行的樓價。

  華萊:剛才您提到,T車是個會飛的汽車,出行成本還這麼便宜。是真的嗎?

  魯蒙:當然是真的。那時候的汽車都是海陸空三棲的,在地面可以開,在空中可以飛,在水面可以當船用。便宜的原因是採用了新能源,高能電池從太空中獲取低成本的太陽能,可以說是取之不盡,按需提供。

  順便一提,那時候九成以上的機動車都是電動車,環保、智能、低成本是突出特點,其中的智能包括:尋找充電裝置自動充電,自動輔助駕駛等。

  華萊:可以理解。目前的自動導航已經很智能了,我相信那時候做到自動駕駛和充電並不難。

  自動駕駛領域競爭激烈

  魯蒙:是的,不只是Google和Tesla,大量自動駕駛廠商和新能源汽車廠商加大投資力度,「第五級全自動駕駛」(筆者註:自動駕駛等級由零至五,零為無自動,第五級為完全不用人工介入的最高級別)二○二二年就可以成熟。此外,諸如Uber、滴滴等出行服務平台,以雄厚的融資實力介入自動駕駛領域,甚至提供垂直起降的帶翅膀的電動車研發。所以這是「非常現實的科幻」。

  華萊:聽您這麼講,前面提到的城市擁堵難題也能順利解決?

  魯蒙:是的。屆時城市出行工具將以自動駕駛車為主導,私家車變得甚無必要。大城市立體交通網絡極為便利:地下是縱橫交錯的地鐵系統,路面上是市民「眾籌」規劃的公交出行線路系統,借助先進通信技術,車輛做到了行駛中的地點、路線、時速、空座位的實時更新。

  市民可以通過手機預訂自己出行線路上最近的公交車的位置,城市管理者也可以通過出行大數據靈活增減路線、車次,甚至可以按照自動駕駛的時速要求自動把車輛串連為「公交火車」協同駕駛,精準的拼接組合、分離,大大提升路面利用效率。

  華萊:這聽起來有些科幻的味道了。

  魯蒙:這是最基本的。更厲害的是T型汽車飛翔在城市上空,通過自動航線調度系統,再也不受地面擁堵、紅綠燈、大雪大雨、城市施工封路等影響,出行立體化極大弱化了對地麵條件和道路的依賴。正如前述,城市郊區五十公里以內,那些美麗但偏遠的地方比市中心更適合居住。購物方面,用手機下單,無人機一會兒就給送貨上門。

  華萊:聽起來很棒。但是這些自動駕駛的車、飛機,如何維護、保養和停放?

  魯蒙:由於那時候基本都是電動車,而且都很智能,所以車不容易出故障,用完就充電,停車更是革命性的,基本不佔用寶貴的城市地面。

  華萊:停車不佔用地面?怎麼可能呢?

  魯蒙:那時候地下停車井將大量使用。在城市的地下有長達數公里的地下深井,有如高樓裝上升降梯,車用完自動開到升降梯處,送往智能調度好的地下隔間車庫。一個一百平方米的操場下面,可以停放超過一萬輛標準電車呢。

  華萊:聽起來很神奇。乘坐這樣的車更舒服吧?

  魯蒙:是的,那時候出行不僅更方便,而且更舒適。汽車不再只是出行工具,而且變成移動的會客室和娛樂室,可以在車裏辦公、上網,甚至開商務會議,兼休息室和咖啡廳,像一個移動的家。

  華萊:擁有這些舒心的出行服務,成本不高嗎?

  魯蒙:當然。那時候還有誰會買車呢?停車貴、停車難、擁堵等問題都消失了,而且人們不再追求擁有產權,只要有使用權就可以了,也就是近些年來興起的「共享經濟」大行其道。使用成本略高於太陽能的成本,就跟現在喝水、呼吸空氣一樣。

  華萊:這些都是城市生活出行的例子,那麼城際交通甚至大洲之間旅行又是怎樣的呢?

  魯蒙:城市之間和國家之間,是各種高速鐵路的天下。中國高鐵,被譽為「當代中國新四大發明之首」,到那時候就更牛了,不僅時速提升,而且通過技術取消了站點之間的停車減速,提速是非常驚人的。

  華萊:嗯,我看到過一個報道,說是經過中間站的時候,高鐵完全不減速,人就可以上、下車了。可是大洲之間呢?太平洋對岸呢?

  魯蒙:這個就更神奇了。以後的高鐵不僅是地面的軌道,而且可以通過深海隧道以千公里的時速運行,比如說從北京到洛杉磯可能也就半天多。那時還有一種真空管道高鐵,有點像貼地飛翔器,以磁力為浮力,時速可以達到誇張的二千公里,城際和國家之間旅行,就像到附近公園散步一樣容易。

  華萊:嘩,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還有比這更酷炫的嗎?

  魯蒙:有啊,這還不是最牛的。《大隱於市》小說最後,因為Jack的電子貨幣遊戲平台被採用,主人公不僅實現了夢想創業成功,而且最終抱得美人歸,花四十五萬美金購買了去火星的兩張往返船票,Jack和女友要在那裏舉行人類首次「太空婚禮」。很浪漫,不是嗎?

  只有想不到 沒有做不到

  華萊:真是匪夷所思,我聽說Tesla電動車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利用他同時擁有的Space X太空公司,研究「火星移民計劃」,這計劃公布後還預售火星太空船票,現在已告售罄。我還有個疑問,「科幻」和「現實」這兩個矛盾的詞組,在您寫作中怎樣統一起來?

  魯蒙:早期的科幻小說,人們往往想像出未來的生活方式或工具的演進,動輒需要百年甚至千年的技術積累才能質變到成為現實。然而,當代社會的科技突破使得這個過程大為加速,比如說基因工程和人工智能在內,技術發展呈現指數級突破,所以實現人類科學幻想所需要的時間大為縮短,以五到十年計。這些預測和想像其實都有強力支撐。因此科幻就逐步和現實達成了統一,變成了人們創造力的先驅。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未來世界屬於充滿想像力的人,我認為,這也是未來人類不會輸給機器人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吧。

  華萊:真是讓人「腦洞大開」啊,謝謝您接受採訪。期待很快看到  《大隱於市》同名電影公映。

【後記】

  有科技前哨預言家早就指出,人工智能時代的機器智商將在五到十年之間超過人類並以指數級發展,其加速度之快遵從類似機器人「摩爾定律」(Moore's Law),人類將對此望塵莫及,就像Google的人工智能圍棋程式「AlphaGo」擊敗多位世界一流圍棋高手。更甚者,不遠的將來人類將無法理解人工智能的原理,彷彿地面上的一隻螞蟻無法理解一個基因工程諾貝爾獎得主那樣,天壤懸殊。或許不久的將來,地球上大部分人的工作將被機器人替代。我們不禁要問,未來的人們相對於機器人的本來優勢是什麼?有人說是創造力和想像力。那麼,應該怎樣為未來人類的創造力和想像力進行根本性提升,變得非常關鍵。前途可能在對現代教育進行卓有成效的變革上,隨後筆者將轉向探討這方面的內容。

全文完,下期「3C科技」二月二十七日刊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