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大雅寶胡同展示美術史故事

時間:2018-02-12 03:15:41來源:大公網

  圖:一九五○年,藝術家在大雅寶胡同甲2號慶祝白石老人(持杖者)九十歲壽誕

  【大公報訊】記者毛麗娟深圳報道:「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家的記憶——大雅寶胡同甲2號文獻展」正在關山月美術館舉行。此次展覽將居住在「大雅寶胡同甲2號」的主要藝術家及其代表作,日常生活與藝術交往的細節、美院教學與藝術創作的場景,與大的時代背景相結合,用文獻展的方式為大家揭秘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超然地位的「文化大宅門」背後故事,共同走進一段我們熟知的新中國美術史。

  小院子誕生大作品

  大雅寶胡同甲2號,地理位置是北京市東城區金寶街和二環路相交的一處大雜院。但是在中國美術史上,它卻堪稱二十世紀中國美術的一段傳奇。這裏曾經是徐悲鴻重組國立北平藝專時的教師宿舍,新中國成立後,便成為中央美術學院的家屬院。在這座普普通通的大雜院裏,曾經住過葉淺予、戴愛蓮、滑田友、李苦禪、李可染、鄒佩珠、董希文、張林英、李瑞年、王朝聞、韋江凡、彥涵、張仃、蔡儀、范志超、祝大年、吳冠中、丁井文、黃永玉、張梅溪、袁邁、柳維和、程尚仁、孫美蘭、常濬、萬曼、宋懷桂、貝亞傑、王曼碩、陳沛、陳偉生、周令釗、陳若菊、侯一民、鄧澍(按入住時間排序)等幾十位近現代美術史上的著名藝術家,有很多在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史上,熠熠生輝的經典作品就誕生在這個狹小的院子裏。

  剛剛成立的新中國,事業百廢待興。一個新的國家需要新的形象立於世界之林。大雅寶胡同的藝術家們,很多都參與到為新中國形象設計的工作中,這也使得原本就十分熱鬧的大雅寶胡同,更加忙碌起來。來自革命聖地延安的美術家張仃,與大雅寶的鄰居周令釗一起組成國徽設計小組,還親自參加了天安門城樓上第一枚國徽懸掛安裝的儀式。開國大典前夕,年僅三十歲的青年油畫家周令釗還和夫人陳若菊一起,共同繪製了新中國第一張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主席像。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造過程中,大雅寶胡同的藝術家又一次聚集在一起。油畫家董希文負責浮雕《武昌起義》的起稿工作,雕塑家鄒佩珠負責手繪製圖,而同住在大雅寶胡同的鄰居滑田友則完成了浮雕《五四運動》的創作。木刻家彥涵曾在抗日戰爭時渡過黃河,所以他成為設計浮雕《勝利渡長江》的最佳人員。融入新中國新時代,將自己的藝術和歷史的洪流連接在一起,這幾乎成為新中國初期大雅寶的藝術家們共同的想法。

  美術史上重要一頁

  當大雅寶胡同的中國畫家在為「中國畫改革」問題進行艱辛探索的同時,住在這裏的油畫家們正在為「油畫民族化」做了自己的努力。新中國最重要的油畫作品《開國大典》便誕生在董希文狹小的畫室裏。除此之外,在大雅寶胡同裏還居住着很多工藝美術家,他們為新中國的裝幀設計、建國瓷燒製、乃至壁毯、染織等工藝美術的發展,甚至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籌建工作,都有密切的聯繫。

  大雅寶胡同的藝術家在校是同事,一起忙教學搞創作,回家了是鄰居,是親人。孩子們每天在一起哄鬧,大人們在一塊兒嘮嗑,上班同行,在家談藝,幾十口人像是一大家子,從工作到生活都多了不少交集。也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李可染可以時常徵詢董希文對自己作品的看法,黃永玉能夠和李可染一起拜訪齊白石,董希文能夠和王朝聞討論油畫民族化的問題,大院裏的人可以看李苦禪耍大刀,聽李可染拉二胡,聽黃永玉彈手風琴,聽常濬、鄒佩珠唱京戲……他們彼此之間沒有血緣關係,卻充滿親情。

  此次展覽通過詳實的文獻資料為觀眾講述了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史上重要的一頁。展覽將至三月四日結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