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往首都國際機場接女兒。她在多倫多已生活多年,好不容易決定回北京,和我們一起過年。老伴兒本來也想到機場接她,但突然患了感冒,只能由我一個人來接。
女兒本來想天氣暖和後,四五月份回來,但隨着春節的臨近,她動搖了。「已有幾年沒和爸媽一起過年了,還不如現在回去。」想到這裏,她準備買機票。可跟我們一商量,媽媽特別同意,興奮地說:「這就對了,現在回來正好一起過年。」但我有點猶豫:「一起過年固然好,但天氣這麼冷,哪兒也不能去。」女兒知道後說:「我不怕,多倫多更冷。」於是女兒買了機票,準備起行。
其實,我們老兩口和女兒是去年夏天在多倫多相見的,至今不過半年。我們雖已進入耄耋之年,但說真的,還是想念唯一的女兒。特別是媽媽,有時做夢也夢見女兒,還有她曾經撫養過、現在已經長大的外孫女。當時去不去多倫多,我總是有點動搖,顧慮路途遙遠出問題,但老伴兒每次都頂我說:「現在不去,再晚一兩年更去不了了。」
去年夏天,女兒在多倫多,為我們沒少費心思。為了讓爸媽途中休息得好一點,她為爸媽買了商務艙機票。我們到達那天很晚,女兒還是吩咐女婿在家裏做了麵條,使我們一進家門就能吃上。因為女兒在北京長大,心裏一直記着「上車餃子下車麵」這個老規矩。還有,女兒知道媽媽睡覺不好,特別騰出房間給媽媽單獨睡,自己搬到地下室。她也知道我們午休後有吃水果的習慣,每天把各種水果切好,放在客廳等我們食用。女兒還怕我們悶得慌,隔三差五駕車帶我們去逛公園。
想着這些,我很快到了機場。還沒站穩,手機響了,老伴兒來電話問,飛機是否到達。我趕忙了解,告訴她,飛機已經平安落地。過了一會,老伴兒又來電話,問女兒是不是出來,我告訴她已經過關,正在等行李,電話裏傳來她的聲音:「怎麼這麼慢!」
國際航班出口接人的很多,不管男女老少,都伸着脖子,瞪大雙眼,望着出口走出的旅客,翹首以待。看得出,他們多數都是在等待親人,特別是孩子,一走出出口,就喊着「爸媽」,撲向親人懷裏。可以說,等待也是一種喜悅。
等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又幾次接到老伴兒的催問電話,又幾次聽到她的嘆息聲「怎麼這麼慢」。女兒終於出來了,我們推着行李,打出租車回家。剛上車,老伴兒又來了電話,女兒接過電話告訴她:「媽媽。我終於回來了。」這次聽到的是老伴兒的笑聲:「我們可以一起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