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學習智永楷書《千字文》,每隔一段時間就拿字給我看。我很為她高興,因為每次都看到明顯的進步。可她苦惱地說:「我寫字遇到了瓶頸,只是在原地踏步,很難有進展。」我建議她不要僅僅拿自己的字和智永相比,也可以拿現在的字和一個月前比一比。她說自己從不留存以前寫的字,以後留心一下。下次見面的時候,她高興地告訴我,原來自己一直在進步!
除了和自己從前的字相比,還有另外的辦法來檢驗自己是否有進步。我們可以體會一下,比起從前,自己眼裏的字帖是不是更加豐富、更加親切、更加吸引人了?如果能看到不一樣的景象,就說明自己在不斷地成長。我們小時候,大概很少注意到自己在不斷長高。我只有兩次意識到了,一次是頭一回踮起腳尖夠到了家裏的門鈴,另一次是多年後回到自己的小學,覺得操場簡直縮小了十倍。是眼前的事物提醒了我自身的改變。
如果自己的字長期沒有變化,面對字帖也不再感到新鮮與嚮往,而只是把練字當作任務來完成,我們就可能遇到了真正的瓶頸。在這種情形下,我們需要有所改變。
有兩種途徑不妨考慮,一是換帖,二是檢視自己的書寫方法。
我們有可能在字帖A裏學得X,在字帖B裏學得Y,回頭看去,原來字帖A裏也有Y,字帖B裏也有X。這就是換帖帶給我們的收穫。
檢視自己的書寫方法尤為重要。有一段時間,我的楷書進步很緩慢,我也看不到自己的字有什麼明顯的不足。有一天,我拿自己寫的歐體給一位好友看,他坦率地對我說:「你的字太正了,歐陽詢的豎畫往往不是垂直的,而是有一定的傾斜度,你沒有注意到。」朋友幫我仔細地推敲字帖,我一下子看到了帖中的奧妙,也看到了自己的問題,因而楷書日進。檢視自己的問題很難,能有師友指出,真的無比幸運。如果無此機緣,就只能靠自己努力了。
苦於不能達到目標不是瓶頸,困於慣性而不自知才是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