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上周五急跌665點,為2008年12月以來最大點數跌幅,但不少分析員相信,這只是長期升浪後一次短暫調整,只要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增長基調不變,美股的牛市仍未結束。這觀點不無道理,美國股市在過去接近九年來累升了逾300%,但從未試過跌超過兩成,即所謂的熊市,便會令人憂慮,投資者懼怕已久的大調整,最後都要出現了。尤其是上周美債大跌後,資金並未有流入股市,一反過去數月的情況,就更令人特別擔心資金已流出股債。
美國十年期國債孳息自從2016年7月跌至1.35厘的低位後,便一直攀升,直至上周五,最高更見2.85厘,升幅已翻倍,反映出債市在這期間一直走資。相反地,美國股市在同期內扶搖直上,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期內大升逾四成。資金由債轉股的情況更加明顯。
然而,這種情況在近期卻有所改變,上周,雖然美債十年期孳息接連升破了2.7厘和2.8厘兩大關口,但是道指全周不升反跌,全周大跌了900多點,跌幅逾3%,即單一周內,便失去了一月份半數的升幅,令人相信流出債市的資金未再轉投股市。
究其原因,上周所公布的數據,市場在對美國加息的預期有很大轉變。美國聯邦儲備局上周的聲明指出,美國通脹有加快的趨勢,令市場相信是為未來加快加息作出預告。而到了周五,美國勞工部更公布了一月份工資按年增長了2.9%,是2009年以來最好,反映出工資增長開始加快,這勢將推高物價,令聯儲局在今年有充分理由更積極加息。本來相信聯儲局在今年內會加息三次的分析員,近日紛紛調整了預測,估計今年有可能加息四次,甚至五次。
對於股市而言,加息除意味着寬鬆貨幣政策將告一段落,流入股市的熱錢會減少外,亦意味着,投資美股的成本將會增加,令熾熱的投資氣氛冷卻。同時,加息更會吸引資金從股債市流出,轉流入儲蓄戶口,成為美股轉勢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