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人主導的合拍片一直是內地院線市場的主力,每月都會有港產電影入市,但今年一月,港片卻罕見缺席內地影市,港片再次在內地市場陷入低谷。
從二○○二年張藝謀《英雄》開始,香港影星與導演成為內地影市賣座保障。首次陷入低谷是二○一一年,陳可辛《武俠》、甄子丹《關雲長》等投資較大的港片均未取得理想票房,直到徐克《智取威虎山》、王晶《澳門風雲》系列片、周星馳《西遊降魔篇》等港片又重回市場巔峰。徐克將商業類型片與內地主旋律傳奇做到了融合,而王晶、周星馳則是堅持了港片傳統風格卻有所創新,這是香港影人在競爭中能突圍自救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內地青年導演與觀眾面臨網絡視頻等新媒體環境,對院線電影的要求也有了變化,對荷里活特效大片與主打明星的港片的熱度均降低。去年在內地賣座的外語片中,印度、泰國甚至西班牙影片都取得驚人成績,而《戰狼2》、《芳華》、《前任攻略3》等內地電影更贏得數十億之高的票房。剛過去的聖誕新年檔期中,吳君如導演的港式喜劇片《妖鈴鈴》在內地未能取得理想票房,進入新年的一月後,紀念清華大學百年歷史的《無問西東》、印度親情音樂片《神秘巨星》、美國《Wonder》成為主打並取得理想票房,而翻拍吳宇森經典的內地片《英雄本色2018》卻票房慘淡,投資過億、票房卻只有六千多萬。多元風格與語種的電影,成為內地院線的生態,港片風格的華語片正失去市場號召力。
《紅海行動》、《捉妖記2》、《女兒國》這三部香港導演新片將在春節公映。林超賢走的是徐克路線,執導內地題材,以《湄公河行動》獲得成功。期望港片能再次走出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