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廣交」首演《功夫》自強不息/周凡夫

時間:2018-02-05 03:15:41來源:大公網

  圖:佛山新年音樂會演出貝多芬《合唱》幻想曲的場面

  現今在內地遍地開花的新年音樂會,從形式到意念,多移植自維也納愛樂樂團每年元旦中午於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行,以維也納圓舞曲為主的新年音樂會。今年「廣交」在佛山和廣州舉行的新年音樂會,一首維也納圓舞曲也沒有,仍一票難求,不僅熱鬧節日氣氛依然,就節目設計來說,還多了一重背後的意義。

  新年音樂會充滿歡樂

  廣州交響樂團的新年音樂會,每年都是首先於除夕(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於佛山瓊花大劇院舉行,翌晚元旦再在廣州星海音樂廳演出,不僅如此,在廣州今年是第二十五年,佛山則是第二十八屆,幾可說是內地最早舉辦新年音樂會的其中一個城市。同時,「廣交」的新年音樂會在演奏圓舞曲以外,很快便加入了其他樂曲,甚至是中國作曲家的管弦樂作品。在佛山還有不少「佛山元素」,由佛山人創作、演奏、演唱的曲目,例如過去演奏過楊昭彬的《織出彩虹》,任流、智文的《行通濟》,小學生任飛(後考入香港演藝學院攻讀)演奏的古箏協奏曲《戰颱風》,南海文明鎮合唱團的《半個月亮爬上來》,市九小學生合唱團的《落雨天》,至於在新年音樂會中不可或缺,作為加奏的終場曲《拉德斯基進行曲》,亦由加入口哨聲的《柏林的空氣》取代。

  今年由久已未在佛山新年音樂會中登台的「廣交」音樂總監余隆(他亦是香港管弦樂團首席客席指揮)領軍演出,排出了一套以四首作品組成的新年音樂會曲目,連同加奏五首樂曲,更是一點維也納圓舞曲的影子都沒有了。

  今年「廣交」在佛山和廣州此一雙城盛事選奏的樂曲基本相同,壓軸重點樂曲都是由「廣交」及上海交響樂團委約創作的新作品《功夫》協奏曲,由於除夕先在佛山舉行新年音樂會,這首以「功夫」為題的新作品的世界首演,也就在「功夫」主要發源地的佛山而非廣州了。

  今年的節目設計,除了新作品《功夫》協奏曲,開場是德伏扎克充滿節日熱鬧氣氛的《狂歡節》序曲,「廣交」在余隆棒下,以這首長約九分鐘的音樂,即時便將場內氣氛搞熱;接着是貝多芬的《合唱》幻想曲,這首以鋼琴悠長的即興性風格引子開始,再結合樂隊與鋼琴對答呼應,中間還有一段樂團首席的小提琴獨奏,最後才加入合唱和三位女聲、三位男聲的獨唱,組合可說極為獨特(至今後無來者)。

  這次演出的人選組合同樣獨特,擔任鋼琴獨奏的是今年才十三歲,現於波士頓寇蒂斯音樂學院攻讀的青少年鋼琴家王雅倫,來自雲南苗族山區的富民縣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和六位來自北京中央歌劇院的青年歌唱家(女高音陳藝寶、梁閏妮,女中音金久湝,男高音韓鈞宇、薛玉強,和男中音趙一巒),此一結合了青春氣息及少數民族背景的組合,不僅演出了《合唱》幻想曲中的「歡樂」氣息,還唱出了貝多芬後來創作的第九交響曲終章《歡樂頌》的影子。

  「小水井」在《合唱》幻想曲中的四、五分鐘合唱歌聲,顯然未能滿足觀眾(歌者自己亦然);為此,在余隆指揮下,「小水井」與四位合唱團的獨唱歌手加唱了雲南膾炙人口的民歌《小河淌水》後,再加唱了伯恩斯坦音樂劇《康迪特》(Candide)中的選曲《讓我們的花園成長》,以「連接」起下半場開始,充滿現代活力氣息的《康迪特》序曲,才進入各方期待的壓軸曲目《功夫》協奏曲。

  打擊樂彰顯功夫節奏

  《功夫》協奏曲可以說是佛山新年音樂會的「延續」性作品。話說上一屆新年音樂會演奏《乒乓》協奏曲,該曲作曲家安迪.秋保(Andy Akiho)亦隨「廣交」到佛山來,這位李小龍粉絲演出前到祖廟參觀黃飛鴻紀念館,對佛山功夫留下深刻印象,回到美國後靈感勃發,要以「功夫」為題作曲,為此,月前還特別在廣州閉關了一段日子,並重訪佛山,拍攝了好些功夫影像,並以之結合樂團現場的演奏,寫出了超過二十分鐘的《功夫》協奏曲,全曲分為三部分,樂曲開始,在熒幕上投影功夫師傅以木人樁練功發出節奏音響的影像,經過剪接疊影產生出獨特的節奏變化,並由樂團以節奏性的音響配合,四位打擊樂手是主力外,甚至低音弦樂器亦以拍打琴面的節奏音響來配合,讓人能從音響的變化中感受得到打功夫時的氣氛。

  中間一段由兩女一男三位打擊樂手以三重奏形式,演奏布置於指揮左邊舞台前的三組不同音響色彩的打擊樂器,將清脆的銅質金屬音響、盛載了水的淘浪泥聲音,還有木質音響等,用以結合熒幕不斷重複出現的李小龍影像。最後一段篇幅最長,約為全曲一半,熒幕投影的主要是兩位女性打太極的影像,既有用琴弓在打擊樂器上拉出來的柔絲般音響,亦有樂隊緩慢節奏的沉靜音色,當熒幕影像動作變得強烈,紅色紙扇亦成為功夫師傅的揮舞工具;樂隊最後排四位樂手開始將樂曲推進,結合其他樂器反覆將節奏重疊,將動力不斷增強,最後突然一下強大和弦,將全曲「剎停」結束。

  安迪.秋保的《乒乓》協奏曲,可說將乒乓球運動的節奏韻律與打擊樂器的特性作出了緊密且富生命力的結合,《功夫》協奏曲與之相較,儘管現場樂隊的節奏與熒幕影像的節奏,部分仍能有頗為緊密的配合,但樂曲的高潮設計與營造,戲劇性的元素發揮等,都不及《乒乓》。但望修改後,七月上海交響樂團再演奏時,會有較佳效果。

  當晚《功夫》奏完,安迪.秋保上台謝幕後,與樂隊加奏他所寫的《紅》,張力與生命力都強於《功夫》,接着余隆為狗年向觀眾提早拜年,拖帶着小狗出場,演奏蕭邦的著名短曲《小狗圓舞曲》(樂隊版本),沒有維也納圓舞曲亦可用蕭邦的音樂來替補,可說噱頭十足。不過,結束佛山新年音樂會的,卻是以兩支笛子與樂隊合奏,張超所寫的流行名曲《最炫民族風》,一曲奏畢,舞台上轟然噴發出鮮紅色的彩紙,為新一年的到來喝彩。

  整場音樂會的九首樂曲,讓人聽來都含有勵志思維之意,同時聯想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語。在萬象更新的歲首新年,這種效法天地宇宙不停運轉,人人自強不息,永遠向前的精神,讓人類面對現今全球化的世界大潮流,齊心合力令生存環境更加美好。那是維也納圓舞曲中無法感受得到的。   圖:「廣交」提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