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難忘的朋友/延 靜

時間:2018-02-01 03:15:45來源:大公網

  在我的一生中,結交了不少中國朋友和外國朋友,其中多位令人難忘,這裏只談一位,他是韓國朋友李世基。

  一九九二年出使韓國,我最早結識的就是李世基。當時他是國會議員,曾擔任過政府體育部長官和統一部長官,在韓國政界有相當威望。我是第一次到韓國,情況不熟,朋友更少。自與李世基相識後,我與他交往頻繁,有問題向他請教,他也真誠幫助,遂成為好友。

  李世基對中國友好,在一次招待中國代表團的晚宴上,他興奮地唱起中國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雖然發音不很準確,音調也稍有瑕疵,但他唱得津津有味。事後我問他從哪裏學的,他說還是他小時候從一位華僑朋友那裏學來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李世基擔任政府統一部長官,前往印尼參加萬隆會議召開三十周年紀念活動,遇到中國外長吳學謙,簡單寒暄後,攝影留念。當時中國與韓國沒有外交關係,甚至互不來往。但在李世基的心中,他十分珍視與吳學謙的合影,並相信不久的將來,韓國一定能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我在與李世基的交往中,曾到過他的辦公室,一進門就看到,迎面牆上掛着他與吳學謙的大幅照片。

  與李世基的交往中,最不能忘記的是,他對北京申辦奧運會的支持。一九九三年,北京第一次申辦奧運會,李世基知道後十分高興。直到國際奧委會投票表決前幾天,他還分析形勢,給中方提出工作建議。當北京以一票之差惜敗悉尼後,李世基清晨第一個打電話過來:「不要灰心,繼續努力,終會成功。」他的聲音比較低沉,但對北京申辦奧運會終會成功充滿信心。

  二○○一年,北京第二次申辦奧運會,在國際奧委會投票表決中,以壓倒的多數獲得成功。當時我已離任回到北京,深夜突然接到李世基的電話,說他很高興,一定要慶祝一下。我問他為何來北京,他開玩笑說,就是為了北京申奧成功而來,其實他有事趕上的。次日晚,他做東在一家餐館聚會,我們應邀出席,還有他在北京的朋友參加,一共有近二十個人,共同舉杯祝賀北京申奧獲得成功。我還記得他當時說的話:「無法形容,我真是太高興了。」

  在與李世基的交往中,還有一件趣事。他與我同為一九三六年生,今年八十二歲,但韓國習慣算虛齡,八十三歲。他生日大,農曆正月二十,因此他自認為他一定是「哥哥」。一次吃飯時談起,我告訴他,我的生日更大,農曆正月十三,他聽後驚訝不已,趕忙笑着說:「那你是哥哥,比我大一周。」說罷,兩人哈哈大笑。

  幾天前一個晚上,李世基路過北京,突然打電話來問候我。我們已有幾年未見,我本想去他的住處見上一面,但他阻攔說,他住在郊區酒店,路很遠,而且他明天一早就要回首爾,要我不要跑路,就在電話上「見面」吧。於是我們聊了很久。

  在交往中,李世基還有很多值得回憶的事,比如他組建了「韓中親善協會」並自任會長,他主持在濟州島興建了「徐福公園」,但僅上述幾件事就足以說明,他確實是我難忘的一位韓國朋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