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資產價格高處不勝寒,大市周二出現近期較顯著調整,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目前,分析師普遍認同,隨着全球經濟大環境持續好轉,商品可能是一個投資選項。《華爾街日報》的分析認為:「不妨看看全球經濟和產能狀況。」所指出的是,目前全球各地工廠的生產狀況。實際情況是,美國和歐盟上季的工廠開工率,達到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高位;中國內地的工廠開工率也達到2011年來最高,上季工廠開工率達到78%,為2011年來最高。
商品價低 有利工業股
相對之下,雖然商品價格上升,但普遍仍然低於十年高位;以美國紐約期油目前約為每桶65美元,依然較2011年高位低約43%。世銀的最新經濟評估中提到,全球經濟好轉,機械、人力和其他資源效用得以充分發揮,唯有商品出口國和油組這些經濟體屬例外。換言之,在原材料價格依然相對低廉環境,工廠活動日益繁忙,這意味投資商品可能有上升空間,同時利好工業和製造業股。
眾多商品投資中,鈷因廣泛應用於電動汽車和手機生產的原材料,刺激鈷價飆升,吸引一些公司積極開拓鈷業務。不過,全球主要鈷供應國家剛果,剛於上周把鈷礦產稅提高一倍,同時也提高銅和鎳的礦產稅,這舉措即時為鈷金屬行業投資活動降溫,礦商亦承認將限制鈷行業的投資,鈷價格短期或受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