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亞視經典劇集《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我和殭屍有個約會》是幾代人的集體回憶 資料圖片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啟播典禮前晚於大埔總台舉行,嘉賓雲集、星光熠熠。曾經門庭冷落車馬稀的廠房,再度變得車水馬龍。新台徽、新楹聯、新宣傳,一派全新氣象。
經歷了喪失免費電視牌照之痛的亞視,在幾度風傳「死而復生」之後,終於正式宣告復活。
對於筆者而言,過往親歷的亞視風霜歲月,亦伴隨着亞視復活而記憶復甦。再回首,竟有恍若隔世之感。
猶記得,亞視閉台前夕,久不看電視的筆者,好似出席送行儀式一般,正襟危坐電視機前,戀戀不捨地將每一個畫面印入腦海,直至廣播信號戛然中斷。
曾經慨嘆,作為全球首家華語電視台的亞洲電視,竟然以在愚人節失去免費電視牌照的停播方式,黯然退出歷史舞台,難免無限唏噓。只因為,亞視之於筆者,不僅是職業生涯的重要一頁,更是童年時期的文化啟蒙、青少年時期的歲月典藏。
幼年時,對港台文化的懵懂認知,始於亞視。彼時,中華大地正煥發着春回大地的欣榮生機。作為港台進入內地第一劇,《大俠霍元甲》之於國門甫開的國人,好似荒漠中的一股清冽甘泉,滋潤心田。在娛樂生活匱乏的年代,一部黑白電視機,意味着十分難得的精神享受,忠實的觀眾恨不能與電視談一場地久天長的戀愛,每晚急不可待地赴一場劇集的約會。每當《萬里長城永不倒》的雄渾旋律響起,一家老小團團圍坐在小小的黑白電視機前,目不轉睛地追看劇情,播完再意猶未盡地議論一番。「萬人空巷」恐怕只能形容其盛大表象,卻無法描摹觀眾激動澎湃的內心世界。拒做東亞病夫的愛國主線,萬里長城永不倒的象徵意蘊,纏繞着俠骨柔情的刻骨愛戀,貫穿着精彩絕倫的武俠情節,夾雜着香港明星的光環效應,每每扣人心弦,在改革開放之初,無異振聾發聵,激發國人對發達影視文化的渴望,引發國人當自強的強烈共鳴!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地迷戀上港台文化。從《秦始皇》、《武則天》、《少女慈禧》、《陳真》、《馬永貞》、《精武門》、《中華英雄》,到《八仙過海》、《萍蹤俠影錄》、《再向虎山行》、《勝者為王》、《戲王之王》、《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縱橫四海》,總是令人如醉如痴,欲罷不能。亞視劇集早已化作青葱歲月的光影記憶,成為幾代人永不褪色的集體回憶。
入職之初,適逢亞視五十五周年。有幸參與編撰《香港光影錄》,追憶亞視的光輝歲月,方知亞視在劇集之外,曾有諸多新猷與光環:從開創清談節目《龍門陣》,到首創資訊娛樂節目《今日睇真D》;從成人清談節目《今夜不設防》橫空出世,到綜藝節目《百萬富翁》異軍突起;從新聞節目《時事追擊》揚威國際,到大型紀錄片《尋找他鄉的故事》享譽香江……交織成臨危不亂、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悲壯亞視。
在亞視的三年又五個月,人生第一次遭遇辦公室政治的荼毒,同時又感受到無處不在的濃郁人情味。風雨飄搖中,親歷亞洲會的誕生與成長,執筆備受爭議的電視評論節目「ATV焦點」,踏足公司秘書等工作領域,跌跌撞撞地完成文字工作者向行政管理者的轉變。
從續牌一役到欠薪風波,驚濤駭浪中,亞視人憑赤子之心無懼風雨,一路前行,心路隨局勢變化而跌宕起伏。縱使離開,卻依然牽掛,只因人生的際遇已然令彼此成為命運的共同體,水乳交融。亞視終究是亞視人的亞視,必將成為記憶中永不磨滅的寶貴印記。
亞視復活之際,不禁生發一番感慨,期待着新亞視有朝一日鳳凰涅槃,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