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自殺者哀歌/輕 羽

時間:2018-01-28 03:15:47來源:大公網

  韓國是亞洲其中一個繁盛和進步的國家,但經濟發展的背後當然要付出代價。這些年來,韓國的電影及電視劇能夠吸引觀眾,製造了「韓星效應」,而戲劇故事的內容亦往往引人入勝。不過,坊間卻流傳一個笑話,就是部分韓國人民的身體極不健康,因為電視劇裏的主角大多都患上癌症,令到愛人或親人都悲哀難受,從而出現了生離死別、蕩氣迴腸的戲劇效果。

  二○○三年韓國學殿劇團曾來港演出音樂劇《地鐵一號》,劇情展現了韓國上流社會的爾虞我詐、中層社會的艱苦奮鬥,以至低下階層的困苦辛酸。全劇沒有幾個「正常人」角色,被描繪的都是乞丐、妓女、小偷、惡警、潑婦、失業漢等。猶幸演出以鬧劇及音樂劇形式進行,故此熱鬧的格調才可掩蓋悲涼的故事。

  除了電視劇充斥癌症病者角色,韓國近年的自殺數字亦顯著增加。根據首爾大學醫學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韓國自殺率在過去廿五年來增加了三倍多;單以二○一○年至二○一四年計算,每十萬人便有廿九點六人自殺,數字不可說不驚人。

  早陣子,韓國某家庭一家三口來港旅行,卻在五星級酒店發生了家庭慘劇。男主人可能因為生意失敗,於是在香港的酒店致電韓國的朋友,說自己想與家人一起自殺。其後的細節不知如何發生,總之最終女主人與孩子在酒店房間被殺,男主人涉嫌謀殺而被香港警方拘捕。

  這確是一宗悲劇。我經常覺得,自殺者必是有一些痛不欲生,又或生不如死的感觸,故此寧願選擇自我輕生。這到底是個人的性格使然?抑或是社會壓力造成?我相信二者都互有牽連。韓國人在這方面的愁思似乎不易掙脫,然而中國諺語說得好,所謂「螻蟻尚且偷生」,希望不論是韓國或其他國家的人士,在面臨自殺邊緣之際,都要再想想如何找到其他解決方法,莫讓生命輕言放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