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一條有意思的題目/潘明珠

時間:2018-01-27 03:15:57來源:大公網

  香港寫兒童文學的作家不一定常見到面,但作家之間的交流總可通過書本。最近看了甄艷慈編著的《想當作家不是夢》,著名作家東瑞的複雜多彩的文學經歷就令我看得感動難忘!書內結集了共二十二位香港兒童文學名家的訪問及故事,計有:黃慶雲、嚴吳嬋霞、胡燕青、黃虹堅、阿濃、韋婭、劉素儀等等,向讀者講述他們如何走上兒童文學創作道路,分享他們在創作歷程上的苦與樂,最終得以夢想成真的經歷,對愛寫作的朋友可有啟發呢。

  此書有一條特別有意思的訪問題目,作家會被問及這條問題:他們是怎樣創作的,當他們在兒童文學寫作時遇上「瓶頸」怎麼辦?會用哪些方法應付?

  所謂「瓶頸」,就是寫到某個階段,塞住了,無法繼續向前。最記得其中有位作家黃虹堅,回答這個問題深得我心,她認為寫不出來就不要硬寫,可以聽聽音樂,或閱讀一段優美的文字,就可以返回寫作的那個世界。換作是我,為何寫不出來?我就細想,或者自己對所寫題材還不夠熟悉,那就不要硬寫,可以先放下筆來,閱讀一下其他人寫的優美的文字,或用各種方法去熟悉該類題材,待掌握和醞釀夠充分了,再寫下去。如果我想突破寫作的瓶頸,自己必須先放下緊張。我視日常寫作為練筆的平台,撰稿只要自由又任性地隨意寫、愉快寫就好了;因為人只要處在焦慮狀態,絕對寫不出好作品,因為緊張的腦袋會凍結創意。如果把寫作當成軍訓,每次都咬緊牙關嚴陣以待,只會爆血管吧!美國小說家雷.布萊伯利在《寫作藝術的禪心:創意散文集》一書中說,「把自己變成三棱鏡,讓世界燒穿你,將熾熱白光投射到紙上。」想成功突破寫作的瓶頸,要看寫作人的毅力。世上許多小說家出道前多年都乏人問津(例如寫《哈利波特》的羅琳),但他們還是持續創作,因為他們骨子裏就是作家。我教過一些少年創作課,每次學生問我寫作的妙方,我總是送給他們八個字:持續不懈,愈寫愈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