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張豪上海報道:周四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官方收盤價報6.335,為2015年10月30日以來官方收盤價新高,較上日漲525點,較上日夜盤收盤漲240點。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大漲192個基點,報6.3724,創2015年11月13日以來的二十六個月新高。今年來十九個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已累漲2.48%,同期美匯指數跌3.4%。
每百港元兌80.81元人民幣
美元繼續下行,人民幣「被動升值」漲勢不減,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均創二十七個月新高。在岸人民幣周四6.3666開盤後,兌美元即期匯率發力,在岸價再破6.36關口後,緊接連破6.35、6.34、6.33關口,其後接連升破6.33和6.32關口,高見6.3148,日內升值逾700個基點。兩天已上漲900點左右,離岸人民幣也處於持續升勢中。每百港元兌80.81元人民幣。值得一提的是,6.3148已高於2015年「8.11」匯改當日即期匯率6.3231的收盤價。
從人民幣對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來看,波動並沒那麼劇烈,人民幣兌英鎊、日圓、歐元等貨幣的匯率年初以來甚至還有所貶值。因此,這一輪人民幣上漲的行情應是美元貶值而起的「被動升值」。
中國銀行外匯市場交易員稱,美匯持續下行並跌破90關口,但市場結售匯情緒並未因此恐慌,反而逢低購匯需求略有回升,緩解人民幣升勢,惟短期人民幣料難改偏強走勢。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稱,人民幣匯率開年以來累漲逾2.48%,美元弱勢是主因。總體來看,受惠於美元的弱勢以及國際資本流入,亞洲貨幣與新興市場貨幣自2017年年底便進入一輪升值行情。申萬宏源預計,美聯儲2018年加息路徑難超市場預期,美匯指數缺乏上行動力。
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應堅認為,人民幣急彈,主要受外圍因素影響,跟隨歐美貨幣相機而動。近日人民幣升幅接近歐元,確實已累積較大風險。儘管美國表達弱美元的政策意圖,短期仍推動歐元試探新高,但歐元超買格局形成,多頭獲利回吐機會加大。更重要的是,歐元大幅升值不利於歐洲經濟復甦,故可能採取降溫行動。一旦各種因素產生抑制歐元升值,人民幣匯率不排除掉頭回調,投資者應保持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