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經書/熊 鶯

時間:2018-01-21 03:15:54來源:大公網

  成都,一群修行人。因緣際會,你也被拉入這個「微信群」裏。每個夜裏,已習慣進去看看:

  今日功課完成。回向給眾生,回向給某某(自己或同修往生的親人)。祈禱表情。

  因故功課未完成,她(他)如實陳情,今日功課未完成。懺悔,回向給某某。祈禱表情。

  若遇天災,回向內容則統統改為回向給災區所有有情、無情的眾生。

  暴雨天,留言最是讓人着急:

  @某某某,你走到哪裏了?

  @所有人,有誰需要搭乘我車?

  @所有人,請提前到的同修,止語。在經堂靜候。

  有人遠足,「出台北機場,遇到一位師父,我雙手合十行禮,一旁人也在給師父行禮。真好。」有人回應,「隨喜一路參學,見聞覺知,精進用功。」

  作業也會布置在群裏,某一段,他們正學習《佛法概論》。

  他們人中有護士、律師、會計、職員,也有尋常人。新加入者往往在群裏怯生生地問:「我學識淺,請問寺外有殘疾人行乞,要行布施嗎?」

  有同修回:「要。『下心含笑,親手遍布施。』要起慈悲心,袪分別心。」

  問者存疑:會不會助長乞行?

  同修回:「行乞人,『着』了一個『相』。當『對境』顯現時,我們的第一要義是要反觀自己,是否生起慈悲心?」「財,是一種布施,念佛回向也是。悉心聽他說說話,也是布施。這叫大悲心!」

  「下心含笑」,你趕緊起身去查,語出《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十品,佛告地藏菩薩:「是大國王等。欲布施時。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親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軟言慰喻。是國王等。所獲福利。如布施百恆河沙佛。」

  下心,慈悲心,智慧心。縱九五之尊布施,「示現」佛境之笑,發正念布施(非施捨),才是「正」布施。

  那個夜晚,燈下撫手中經文,蓮花處處,八方九垓,一派純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