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同書文字,永為儀則」

時間:2018-01-17 03:15:45來源:大公網

  圖一:秦始皇《瑯琊刻石》

  習近平主席曾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面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一「新常態」,世人終於開始認識到,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領先」是中國的正常狀態;落後捱打,是一八四○至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前,一百年間的非常狀態。是什麼使得我們中國數千年來一直保持統一和強大?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漢武帝之前帝王沒有年號),最終實現國家統一後,隨即推行的「書同文字」政策,在保證中華文化薪火相傳並不斷發揚光大、強化中華民族巨大的凝聚力和根深蒂固的向心力方面,居功至偉。「書同文」政策本身,也成為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保持着強大生命力。/姜舜源 文、圖

  「一統海內」,刻石紀功

  按《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當即宣布「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即統一度量衡標準,車輛採用統一車轍(兩輪間距),統一官方文字。次年即二十七年(公元前二二○年),開始按《尚書.舜典》五年巡視天下一遍的古制,「巡隴西、北地」,再次年即二十八年(公元前二一九年),東巡郡縣。這次東巡留下四處刻石:《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瑯琊台刻石》(圖一)、《芝罘刻石》,後來再次東巡芝罘、碣石,南巡會稽,分別留下《東觀刻石》、《碣石刻石》、《會稽刻石》。前後共七處刻石。這次東巡過程中,以登泰山、禪梁父舉行封禪大典,和流連最久的瑯琊,刻石最為隆重,《史記》裏收錄了全文。也恰恰是這兩處刻石保存至今,成為秦始皇統一文字,並「永為儀則」(《芝罘刻石》語。意為永遠的典範)的實物見證。泰山刻石如今只剩下斷續模糊的二十來字:「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瑯琊刻石則保存了八十六字,此石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史記》對此記載:「南登瑯琊」,在此流連三個月,決定加強當地建設,移民三萬戶(「徙黔首三萬戶瑯琊台下」);「作瑯琊台,立石刻,頌秦德,明德意。」原文為:

  「維二十六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萬物之紀。以明人事,合同父子。聖智仁義,顯白道理。東撫東土,以省卒士。事已大畢,乃臨於海。皇帝之功,勤勞本事。上農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摶心揖志。器械一量,同書文字。……」

  文末列皇帝及隨行大臣姓名:「維秦王兼有天下,立名為皇帝,乃撫東土,至於瑯琊。列侯武城侯王離、列侯通武侯王賁、倫侯建成侯趙亥、倫侯昌武侯成、倫侯武信侯馮毋擇、丞相隗狀、丞相王綰、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趙嬰、五大夫楊樛從。」全文共四百五十多字。秦二世胡亥繼位次年(公元前二○九年),也舉行了東巡,又在旁邊補刻自己的詔書及其從臣姓名:「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制曰:可。」為七十九字。

  瑯琊刻石,千古流芳

  國博所藏《瑯琊刻石》,為原刻石的殘存文物,石為豎直的長方體,高一百三十二點二、寬六十五點八至七十一點三厘米不等,厚三十六點二厘米。刻石書體為秦小篆,隨行廷尉李斯所書,歷經兩千年風雨,字已漫漶。現存文字十三行,八十六字。其中前兩行就是秦始皇原刻的結尾,從臣最後二人的官職和姓名;後十一行就是秦二世增刻的詔書及其從臣姓名。

  此刻石本在山崖上,歷代傳頌。唐代書法家虞世南《北堂書鈔.石篇》記錄此刻石。宋神宗熙寧九年(一○七九年),文學家蘇軾出任「知密州軍州事」,登上瑯琊台,看到秦始皇時的刻字已漫漶不清,前頭頌詩文字已看不清,文末從臣姓名存在一部分;而二世的詔文部分俱在。(蘇軾《書瑯琊篆後》)並請其表兄著名書畫家文勳,臨摹始皇刻辭上石,置於諸城超然台上,可說是原碑的複製品。

  明萬曆二十六年(一五九八年),諸城知縣顏悅道重修瑯琊台時,立大碑一座,將殘存刻石鑲嵌碑上。清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年),諸城知縣宮懋讓發現刻石又有裂紋,便令人造了鐵箍加固裂石。清道光間,鐵箍朽斷,刻石散裂,諸城縣知縣毛澄蓋了一座亭子保護。光緒二十六年(一九○○年)四月,一次大雷雨,碑石散落被大水沖走。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二年,諸城縣教育局長王景祥,派縣視學王培佑,前後兩次從瑯琊台搜尋,將散碎碑塊湊合起來,移至諸城縣署。解放後,該碑移置山東省博物館。一九五九年,中國歷史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新館在天安門廣場落成,經歷二千二百多年風雨洗禮的此碑,被恭奉至這座國家最高歷史文化殿堂。

  「同書文字」,瑯琊精髓

  瑯琊刻石內容與此前所立《泰山刻石》側重點不同。前者主要強調管治暢通,「治道運行」;推行道德教化,「訓經宣達」,「化及無窮」。後者則突出實行法治,「端平法度」;實行科學度量衡,「器械一量」;實現文化大一統,「同書文字」。這是瑯琊刻石的思想精髓。既厲行統一文字,本身使用的文字—秦小篆,自然是典範中的典範。

  與瑯琊刻石相互關聯的文物至今發現不少,均採用秦小篆書寫。甘肅省博物館藏「青銅詔版鐵權」(圖二),鐵權上鑲嵌秦始皇青銅詔版,鐫刻「廿六年」,「皇帝盡併兼天下諸侯」,「法度量、則不一」(即統一度量衡),正與《瑯琊刻石》「二十六年」,「端平法度」,「器械一量,同書文字」相呼應。統一度量衡的決定是在統一全國當年頒行的,但一九八三年在甘肅天水秦城區出土這件標準鐵權,材質和製造工藝非同一般,應該說與次年即二十七年秦始皇「巡隴西、北地」密不可分,或許是他此行頒發當地的。

  山東省博物館藏「秦詔陶量」(圖三),出土於山東鄒城,是秦始皇第一次東巡第一站,「上鄒嶧山(在今山東鄒城市),立石。……刻石,頌秦德。」可以設想也是那時頒行的。二者的銘文完全一樣。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青銅秦量」(圖四、五),高六點二、深六點○七、長二十一點九厘米,口徑九點二乘十七點一厘米。銘文與前兩件的也差不多。

  中國國家博物館則藏有秦始皇的「兩詔青銅版」(圖六),上面鐫刻着兩道詔書,銘文內容與上述三件的基本一致,推測是昭示在城門等公共場合的。

  表意漢字,得天獨厚

  文字是語言的記錄符號。言之無文,行之不遠。統一文字,不是秦始皇的發明,先秦著作《禮記.中庸》稱孔子曰:「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這應該屬於知識分子的一種理想,顯然並未實現。

  秦始皇能夠統一文字,漢字是表意文字這一屬性,是前提條件。世界各國、各民族文字,歸納起來不外表音、表形、表意三大類。古希臘、古羅馬等拉丁文,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法文、英文、俄文等西方文字,基本都屬於拼音文字;象形字因為受形所限,複雜事物無法表達,實際上後來被淘汰出局;只有漢字是表意文字。表意文字的漢字,缺點是筆畫多難寫,但有一個最大優點,她不隨讀音不同或變化而改變;她的字義是比較穩定的,即使字義發展變化,也是以幾百年為單位,而且有跡可尋。拼音文字最大缺點,是只要讀音不同,詞語的拼寫就不同。語言三要素:語音、語法、詞彙,恰恰語音是最不穩定的。一是不同地域,同一個字詞發音不同,不同地區就記錄成不同的文字(單詞);二是不同時代語音發展變化,原先的詞後來看不懂了。我們中國從夏商周以來就地域遼闊,如果是表音文字,即使同一個時間點,不同地區發音不同,記下來的文字也不相同;不同的時代,發音更是南轅北轍了。但就因為漢字是表意文字,三千年前的甲骨文,我們今天也看得懂,但那時的發音與今天早已不一樣。《詩經》裏的詩當時都押韻,今天讀起來很多已經不押韻。因為有統一的文字,我們中華民族凡是有文字記錄的文獻,今天都看得懂。而隨着電腦和數字科技的發展,漢字難寫早已不是什麼問題。

  承先啟後,最美文字

  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前,六國當時所用文字,與秦國通行的簡牘、帛書、璽印等文字,存在着很大差異。字不同形,讀不同音,中央政府的政令不能有效貫徹執行。李斯奉命統一文字,是以秦國通行的篆書為基礎。例如小篆均衡的筆畫結構和整齊的布局,主要來自秦石鼓文;同時取各國文字之優點,加以規範化,力求其整齊劃一,簡便可行。小篆主要特點:一是只用嚴格的等粗線,去除金文裏的肥筆、墨團,直可合繩,曲可中規。二是變短小的筆畫為修長的筆畫,使文字的筆畫長短整齊、間距勻稱。三是變直筆為曲筆,表現出很強的求美意識。四是字體呈長方形結構,長與寬有嚴格的比例,近乎黃金比例。小篆體剛健的筆畫與勻稱的結構協調統一,使漢字的書寫藝術進入嶄新階段。

  需要指出的是,漢字的發展是自然而然、一脈相承的。在演進過程中,往往是新舊書體共存,循序漸進。秦代小篆通行前提下,便轉的隸書其實已經開始流行。湖南「里耶秦簡」(圖七)就是明證。在漢隸基礎上產生章草;在漢隸通行的同時,已經出現了行書、行楷。長沙簡牘博物館藏三國時期「錄事掾潘琬文書簡」,可見當時除章草外,手寫體的漢隸已經與東晉楷書、行書差不多。西晉時期雲南的「二爨」碑,接近後來北方「魏碑」字體;西晉一些簡牘,也已經使用類似王羲之那樣的行書。而東晉王羲之正式奠定了行書、楷書的規範,並在行、楷書法藝術上登峰造極。行書、楷書之後,漢字書體再未發生革命性變化,王羲之也就成為千古「書聖」。小篆、隸書、楷書,也可以說分別是秦代、漢代、東晉起之後歷代,官方規定的標準書體、官方文字。

  字學依據,寶璽正統

  秦代之後,秦篆一直得到繼承發揚,古代漢字最著名的字典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就是以小篆為形體依據。此後歷代研究漢字歷史,均以秦小篆為基本依據。後世寫篆名家,代有其人,其中唐代李陽冰、宋代僧夢英、郭忠恕、清代楊沂孫、鄧石如、吳大澂,在小篆書法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後世在秦篆基礎上,發展出細筆的「鐵線篆」、粗筆的「玉箸篆」,直至近代海上書畫家寫篆成風。

  與書法藝術相對應的「篆刻」,基本上都是使用秦小篆。而且從秦始皇以小篆作六璽起,形成一個傳統:皇帝的印璽必須使用秦篆篆刻,才算正統。《晉書.輿服志》說:「乘輿(皇帝)六璽,秦制也。……漢遵秦不改。」(圖八)明清「御寶用玉箸篆」(《清朝文獻通考》),遵守秦代李斯小篆的規範,以示「誠重之也」(《明史.輿服志》)。「篆書筆畫兩頭肥瘦均勻,末不出鋒者,名曰『玉箸』,篆書正宗也。」(清陳灃《摹印述》)

  故宮博物院藏明代「文華殿寶」(圖九),古樸典雅,有秦漢璽印遺風。清代乾隆皇帝以中國歷代統治者繼承人自居,繼承秦皇以來法統,念念不忘「李斯蟲鳥之舊」,「政、斯之物」(秦始皇嬴政、李斯)。他確定象徵皇權的「二十五寶」,以及皇帝私章,都採用典正的玉箸篆。滿文本無篆書,乾隆時期還要專門創立滿文篆書,供篆刻滿漢文合璧的寶璽使用(圖十)。中華文化感召力歷久彌堅。

  (作者為中國歷史文化學者、北京市檔案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