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心動120》人生最後一仗

時間:2018-01-12 03:15:50來源:大公網

  圖:Sean要趕在發病前為同路人做點事

  比較年輕的讀者(例如在千禧年後成長的)未必會了解到,愛滋病曾在上世紀被視為可以把人類滅絕的浩劫。當然,現時愛滋病在發展中國家仍是重大的健康問題,但在發達地區,包括香港,已經大致受控。不過,受控也意味着我們可能會忘記此病的嚴重性。獲去年法國康城電影節評審團大獎的法國片《心動120》(120 Beats Per Minute),就讓大家回顧上世紀九十年代法國愛滋病患者的世界。/劉偉霖

  本片的人物情節雖為虛構,但故事是以一個真實存在的愛滋病權益組織作背景。男主角Sean是二十幾歲的男同性戀者,他感染愛滋病病毒後,加入了Act Up組織的法國分部,那是一個以美國Act Up為藍本,成員用極其理性的討論方法,想出頗為激進的手段,來令公眾認識愛滋病以及愛滋病患者的真實情況。在Sean及同伴眼中,政府及藥廠都在預防及研發醫治愛滋病方面力有不逮,甚至為了經濟或政治利益,犧牲了愛滋病人的需要,並且對愛滋病患者中的同性戀者、男妓、娼妓、癮君子、監獄囚犯等,特別歧視。

  最悲慘的是,像Sean一樣的愛滋病患者根本等不及了。記住,那是感染了愛滋病病毒等同必死無疑的年代,只要一發病,健康就會急轉直下,然後痛苦而死。Sean是法國Act Up的活躍分子,無論他們想出如何激進的手法,眼前的巨山似乎不會讓開半寸。這時,Sean卻遇上真愛,他是聲稱自己不是愛滋病病毒攜帶者的Arnaud。Sean眼見同伴一個個死去,很快就輪到他了,他和Arnaud的愛情能否戰勝厄運?

  層次異常豐富

  驟眼看,《心動120》應該是屬於筆者不大欣賞的「平權片」之列。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最膾炙人口的愛滋病影片,可能是由湯漢斯(Tom Hanks)主演的《費城風雲》(Philadelphia),他飾演一位因為感染愛滋病病毒而遭到歧視的律師,最終在法庭討回公道。過去一年,本版談過不少平權片,或者看《心動120》才令筆者意識到,可能就是公式化的「勝利」結局,令人覺得平權片總是太過童話。

  《心動120》的確有貫穿全片的抗爭場面,討厭暴力或堅信「你可以抗爭,但不可以影響別人」的觀眾,多數會對Sean一夥的抗爭手段感到厭惡。本片的頭十五分鐘就聚焦於Sean等人的一次抗議活動,他們用假血把政府衛生部官員灑得一身都是,更用手扣鎖上對方。而這段抗議戲穿插着Sean等人在Act Up每周例會中闡明抗爭立場的片段,並以不同示威者的視點重演灑假血這一幕。這些顯然超越非暴力原則的抗爭場面,拍得非常緊張,令人有看政治片或革命片的感覺,這是一般平權片少見的拍法。

  另一方面,《心動120》卻不會予人抗爭必定成功的錯覺,一來抗議行為在片中不見得有什麼用,二來Sean注定不敵死神,所以亦令本片有絕症片的悲情。平權片、政治片、絕症片、愛情片、同志片……可以用不同標籤來形容本片,卻又很難單用一個就總結得到,本片層次豐富,相信是令筆者有新鮮感的原因。

  慾望釋放演技

  另一個不俗落套的地方是,導演不怕被人批評渲染色情,假如有這種批評已不算嚴重,最麻煩的可能是,反過來被平權人士說本片把同性戀者寫得非常好色以及隨便。導演沒有遮遮掩掩,大膽拍出Sean的性事,這不單是他(以及眾多的感染者)的患病原因,更是他的快樂泉源。影片末段,Sean的人生去到倒數階段,仍有一段感人的性愛場面,導演已經把性提升到「生命力的體現」的層次。換句話說,本片沒有掉進「正經談愛滋就要迴避性」的盲點。

  故事以外,演出是本片不可或缺的強項。飾演Sean的紐夏皮禮斯比士卡約(Nahuel Perez Biscayart)魅力四射,不服輸的意志令人動容,尤其是他的小個子,更予人十分脆弱的感覺,也令人為他得到真愛而感到欣慰。其實,除了比士卡約,其他男角也甚為可觀。雖然這樣說或者太誇張,但總是覺得導演不迴避展現同性戀者的性慾,也釋放了男演員的演技。

  最近終於看了一部二十年前,有關愛滋病的法國電影:Xavier Beauvois的《不要忘記你將死》(Don't Forget You're Going to Die),當年因為筆者未夠年紀看這部三級片,所以緣慳一面。相比之下,《不》的製作年代對愛滋病的恐懼仍然相當大,主角(Beauvois自編自導自演)發現了自己患病後,先後從毒品、藝術以及愛情裏尋找救贖,故事就比較「哲學」或悶藝,而《心動120》則追求一種令觀眾跟主角同悲同喜的體驗。由於《心動120》有這麼豐富的層次,單單用「平權片」或「同志片」來推介,恐怕太過片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