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宋代「界畫」寫照標準化\姜舜源 文、圖

時間:2018-01-10 03:15:42來源:大公網

  圖:河北正定宋代建築隆興寺轉輪藏殿,二樓基座與《清明上河圖》城樓形制一致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圖①、②、③),是我國古代現實主義繪畫經典之作。稱之為「經典」,除了其自身藝術成就,即全景畫式反映社會生活的廣度深度和精湛技藝,在古典繪畫中首屈一指,還因為它對後世繪畫產生的重大而深遠影響。

  首先,其後金、元、明、清各代,寫仿它的作品層出不窮,形成繪畫史特有的「清明上河圖」體裁。以往人們將這些視作「臨摹本」,筆者認為其實是影響深遠,流成「體裁」。就像宋詞《鵲橋仙》、《念奴嬌》等「詞牌」那樣,因名作形成,後人從內容到表現形式全面繼承借鑒。例如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圖》和清代院本《清明上河圖》,分別描繪蘇州和北京,與張擇端原作不是簡單的原本、臨摹本關係,更不是真品、贋品關係。其次,它長卷式藝術手法,為後代寫實畫所繼承,例如清代長篇巨製《康熙南巡圖》、《乾隆南巡圖》。第三,直到當代,它表現內容的人文性、創作方法的寫實性、表現形式的敘事性、藝術處理的戲劇性,都一直在被畫家們繼承發揚。而在筆者看來,它還是宋代科學技術進步的真實寫照。它使用「界畫」特有的寫實手法,客觀真實地描繪了宋代以「營造法式」為標誌的建築工程「模數制」、以「木製車輛制度」為標誌的車輛製造規範化,這兩方面標準化生產取得的進步。建築史研究經常從它的畫面上找回宋代建築形象,畫中的車輛作坊印證了宋代起「閉門造車,出門合轍」的事實。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北宋汴京故地河南開封,按圖複製了「清明上河圖」;二○一○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推出「動畫版清明上河圖」,作為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代表。以上都說明,它自古至今一直在啟迪人們的思想靈感,是一件活着的文物。

  市民社會,全景畫再現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屬於傳統中國繪畫的「界畫」,絹本,設淡色,縱二十四點八厘米,長五百二十八點七厘米。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描繪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清明時節城郊到城裏的景象,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生活狀況。研究者統計劃中人物,數字在一千上下不等。全卷自右至左,大致分三段。

  第一段是近郊景物,柳樹新芽,茅舍儼然,田疇平曠,菜畦縱橫,居民安居樂業。蜿蜒的路上,成隊的驢、騾馱運貨物走向城市,顯示了當時商品經濟活躍。二者靜、動結合,富於生活氣息。

  中段以穿城而過的汴河為中心,河兩岸店舖、客舍、貨棧林立,井然有序。街道上、商肆內外,各行各業的人們往來穿梭,客問主答,或忙忙碌碌,或行色匆匆。畫面中心是一座當時盛行的「虹橋」,大船駛近橋下,偃桅息檣,船上、橋上、岸上人群,呼喊指點的,看熱鬧的,相互呼應,只見「船到橋頭自然直」,有驚無險,大家各有所忙,不亦樂乎。現實感、生動感,溢於畫外。

  第三段是高大的城門及城牆內外一部分街衢。城牆上雜樹從磚縫、牆體夯土裏脫穎而出,反映了此處城防工事已有些歷史。城門下,馱運貨物的駝隊正在穿過,其頭駝在門外見首不見尾,殿後的駱駝正走向門洞下。宋金元明清,北方都是以駱駝為主要貨運工具,俗稱「拉駱駝的」,用皮筋穿在駱駝的鼻子上,六隻駱駝穿成一串兒,也叫「一把兒」,頭、尾兩隻掛着駝鈴。推測城門洞裏有四隻駱駝。魚貫出入的眾多駝隊,給這座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商業都市,帶來源頭活水。城裏大街小巷,高商巨賈,店舖林立;小攤小販,各就各位;酒店、茶館、點心舖等,百肆雜陳;市面上人群湧湧,熙來攘往。招幌所見,單是旅店,就有普通人吃飯打尖的「腳店」、旅客投宿住店的「正店」等名目。

  以材為祖,建築模數制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創作於宋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間(一一一一至一一二五年),收藏在宮中宣和殿寶庫裏,畫前原有宋徽宗五字題籤及印章。作者張擇端為翰林畫學士。金朝攻破汴京,掠走宣和殿寶物運至金中都城(今北京城),負責管理御府所藏書畫的詩人張着,作了一段跋:

  「翰林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人也。幼讀書,遊學於京師。後習繪事,本工其界畫,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按《向氏評論圖畫記》雲,《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選入神品,藏者宜寶之。大定丙午(一一八六年)清明後一日,燕山張着跋。」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張擇端的老本行、拿手戲是「界畫」,而且尤其擅長「舟車、市橋、郭徑」,達到自成一家的程度(「別成家數」)。「界畫」,是宋朝盛行的一種繪畫門類,科學準確地描摹亭台樓閣建築或舟車人物服飾,類似今天的建築效果圖、寫生人物圖。「界畫」之所以在宋代大放異彩,與當時頒布《營造法式》,實行建築「模數制」標準化製造,是密不可分的。

  宋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年),國家第一次編成並頒行《營造法式》,規範官式建築「材分」制度,對用料、用工等實行規範化、科學化管理核算。「材分」制度規定「以材為祖」,房屋所有構件都以斗拱木材斷面的高度為基數。「材分八等」,一等材斗拱斷面是九乘六寸,八等材是四點五乘三寸。多大體量的房屋,就用相應等級的材。比如三等材,斗拱材高七點五寸、厚五寸,用於三間或五間殿、七間廳堂。宋代的「材分」標準,為金、元、明、清歷代政府延續遵守。現存明初建造的紫禁城西北角樓,用的是三等材。清代繼續發展簡化,如檐柱的高,規定為斗口的六十倍。宋代材分制度,在世界建築科學技術發展進步史上具有極高地位,西方建築標準化,到一千年後的二十世紀初期才實現。西方中世紀建造一座神殿,動輒上百年,因為他們還不懂得採用預製件和模數制,建築構件拿到建築工地現加工。

  工程藍圖,界畫底本

  中國最晚從唐代起,建築工程普遍採用預製件,到了建築工地施工階段主要是組裝和裝鑾彩畫。這也可解釋「界畫」為什麼在唐代興起。在《營造法式》裏,圖樣是重要組成部分。張擇端專擅「界畫」,又是御用畫師,他對不久前國家剛剛明確頒布的這部建築法典裏的圖樣,定然是了然於胸。《清明上河圖》裏高大的城門,宏偉的虹橋,與《營造法式》圖樣是一致的,而又作了藝術處理。《營造法式》裏的建築結構藍圖,就成為《清明上河圖》「界畫」的底本依據。

  《營造法式》裏的圖樣,分平面圖、立面圖等,但都是正視效果;《清明上河圖》採取俯視角度。城台上木結構的城樓,木構基座以斗拱承托,這是唐宋建築特點,與河北正定現存宋代建築隆興寺轉輪藏殿(圖④)二樓的基座一樣。明清北京城各城樓已不是這種作法。畫中高聳的屋頂,出檐伸展,典型的宋代官式建築,比明清建築長不少;屋面展開的「旋輪線」坡面,坡降紓緩,不似明清宮殿屋面的陡峻;屋面瓦頂為青色陶瓦。這些都與宋徽宗《瑞鶴圖》(圖⑤)所繪皇宮宣德門完全一致。黃琉璃瓦是元大都城才開始大量使用。畫中屋檐下斗拱簡潔、實用,不像明清宮殿檐下斗拱密集而富裝飾性;城樓四面窗戶都是直櫺式,不似明清菱花格金鎖窗那樣金碧輝煌。這也可以在正定隆興寺宋代建築摩尼殿(圖⑥)得到印證。甚至於,唐宋建築四角顯著的「生起」(宮殿正面橫枋、屋檐,呈中間稍低、兩端微微翹起),畫中都隱約可見。這與太原現存宋代官式建築晉祠聖母殿)一致。畫中透過門戶還可以看到,樓內有一面大鼓,那是報時使用的,城門也稱「譙樓」,京城的譙樓稱「麗譙」。正面檐下正中懸掛的殿牌,為《營造法式》裏的「華帶牌」。可以說此圖每個建築細節,都包涵着豐富的建築科學技術信息。正因為張擇端的「界畫」出自建築科學圖樣,如今建築史研究者又根據《清明上河圖》探求宋代建築原貌。

  木製車輛,標準化生產

  《清明上河圖》裏有一處修理、組裝車輛的作坊,為我們保存了當時車輛製造業的信息:預製部件、標準化製造。古代木製車輛運行中容易因磨損發生故障,故修車舖應運而生。說是組裝,是因為現場沒有大規模的木材加工情形,此處不是專門造車的車舖,而是主要經營替換零件。原來,在宋哲宗頒布《營造法式》十六年之前,宋神宗於熙寧八年(一○七五年),確定並頒行了木製車輛制度規範,車輛已經實現標準化生產。沈括《夢溪補筆談》卷二記載:

  「器用:熙寧八年,章子厚與余同領軍器監,被旨討論兵車制度。本監以《周禮.考工記》及《小戎》詩考定:車輪崇六尺,軹崇三尺三寸。轂末至地也。並軫為四尺。牙圍一尺一寸,厚一尺三分寸之二。車罔也。轂長三尺十寸,徑一尺三分寸之二,輪之藪三尺九分寸之五,轂上劄輻鑿眼是也。……」

  全文八百多字,對官家車輛各個部件尺寸做了嚴格規範,大到車廂,小到車轂穿眼「小穿」,巨細靡遺。比如:車輪崇(直徑)六尺,車輻九寸半,輿廣(車廂寬度)六尺六寸、輿深(車廂深度)四尺四寸,「小穿」內徑三尺十五分寸之四。此制度已經發給車輛作坊遵照執行,「以法付作坊製車」。張擇端創作此圖,又在《營造法式》制定三十多年後,建築業和車輛製造業標準化,應該更加普及和深入。

  《清明上河圖》中這處車輛作坊,有車輪、車架子等構件,來往車輛壞了可以修理,也可以更換部件,因為大家的構件尺寸是一樣的。圖中所見是一位木匠正用木槌敲打輪周,應該是製造新的;另一位木匠正用刨子刨木材,前面堆着一些車欄等車部件。這些零部件也可以組裝出一輛新車。此處地處繁華地段,門前車來車往,好作生意。

  閉門造車,出門合轍

  恰恰在此前後,「閉門造車,出門合轍」的話題多了起來。先是北宋真宗時期(九九八至一○二二年)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匡悟禪師》:「問:『如何是閉門造車?』師曰:『活計一物無。』曰:『如何是出門合轍?』師曰:『坐地進長安。』」說明此時車輛製造規範化程度,按同一規格,閉門造成車子,上路用起來自然合轍。此時早於宋神宗熙寧八年約五十年,五十年後明文重申,與《營造法式》出台的情形相似。其實建築、車輛標準化早在漢代已經形成,至唐代已經比較成熟,至宋代完成進一步科學化、制度化建設。

  南宋初與岳飛同時人沈作喆《寓卷》七:「尊宿語言問答之間,未嘗見面交談也,而說法度人千里同音,如閉門造車,出門合轍,了無差異。」南宋稍晚朱熹(一一三○至一二○○年)說得最明白:「古語所謂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蓋言其法之同。」(《中庸或問》卷三)就是因為有了統一的法規。此成語後世日益普及。明代何景明《述歸賦》:「至其矩法,則閉戶造車,出門合轍,不煩登途比試矣。」只要標準化生產,就用不着拿出去比試。標準化生產已成常態。大概到了清代,人們開始忽略科學技術,斷章取義,將「閉門造車」當成「向壁虛構」了。

  《清明上河圖》集宋代民用車輛大成。作者有心設計的兩兩一組的車輛安排,顯然為了展示當時車輛發展情況。粗略統計,圖中有大小車輛十六輛以上,不包括上述車輛作坊的半成品車。以車輪數量分,有雙輪大車和獨輪小車;按用途可分為乘人和貨運。獨輪車基本是貨運,大車則乘人、貨運兼有。最高級的是河邊十字路口的兩輛「宅眷車」,都有棕蓋,車後還有類似管家騎馬護送。城門外十字路口行進中的是兩輛「平頭車」,單轅,兩牛繫駕,前頭再加一牛牽引,三個車夫各牽其中一頭牛。宋代馬匹缺乏,更缺少戰馬。在冷兵器時代,戰馬是一個國家戰鬥力的重要支柱,宋與西夏、遼、金作戰中屢屢失利,與沒有良馬有很大關係。此圖對當時的短板也做了實事求是描繪。

  (作者為中國歷史文化學者、北京市檔案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