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蛋糕仔見證了時代的轉變
究竟有雞先,還是有蛋先?答案至今仍莫衷一是。但蛋糕材料肯定少不了雞蛋。市面上的蛋糕五花八門,傳統港式蛋糕似被時代淘汰,時下商場容不下舊式包餅店,引入的都是日式、歐陸式蛋糕。年輕人看到價錢貴,但是精美的包裝和名號已足夠吸引他們,舊式餅店只能在舊區立足。舊式包餅店雖無精緻的包裝,入口卻是實實在在。其中一口一啖的「蛋糕仔」陪着港人成長,不管你的家庭環境如何,大多吃過「蛋糕仔」,兒時回憶大可此中尋。\大公報記者 陳惠芳 文、圖
以為時下年輕人不知道什麼是「蛋糕仔」,年紀剛滿18歲的Eve說:「怎會不知道?小時候媽媽常買給我吃,蛋糕仔是透明膠袋裝十幾個小型蛋糕,就如吃薯片一樣,吃一個肯定不夠,會繼續吃,直至清袋。由於我喜歡整蛋糕,我第一樣學整的便是蛋糕仔。」
實實在在的蛋糕仔
Eve還親自示範如何製作「蛋糕仔」。再問她身邊朋友愛吃嗎?她說:「她們知囉!其實愛吃蛋糕的人什麼都會嘗試。蛋糕仔最特別之處是一袋袋買的,買一袋和同學分享,你給我一個,我給你一個,邊行邊吃更好玩。」
雖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但蛋糕一定是外來的好嗎?Eve試食過不同類型的蛋糕,她說:「傳統蛋糕口感強,時下日式、歐陸式西餅,包裝的確好吸引,但是有些蛋糕口感像『風』,不及舊店的蛋糕實在。」
作為「堅貼地」年輕人,Eve說:「媽媽常帶我去舊的包餅店買麵包,其實款式很多,只是舊店非在港鐵沿線,加上現代人貪方便,於港鐵站沿線餅店生意一定好,價錢較貴。但有些老牌大型餅店並沒有生產蛋糕仔,舊式西餅店多會做傳統食品,所以更要保留。」
周潤發最喜歡光顧九龍城一間老牌麵包店。其實不止發哥,還有很多名人開靚車來買。童年的味道,是兒時味蕾的第一感覺,能找到兒時的味道就只得光顧老餅店。位於北角七姊妹道的「康甜餅店」,這日到訪時,「蛋糕仔」剛剛出爐,一個四方鋼盤將蛋糕仔堆得密麻麻,更是層層疊了六、七盆,散發濃濃香味。
舊式餅店的人情味
新式餅店的麵包蛋糕是由總工場分派到各區,包餅都是冷冰冰,聞不到包餅出爐的味道。這時老闆娘忙於工作,問她為何還會賣「蛋糕仔」,她說:「很多舊式餅店仍然有做,你不知嗎? 蛋糕仔是用來哄小朋友,乖就賞一個,小朋友覺得吃一個不夠,那就表現更乖,想多賞一個,小朋友扭計同樣萬試萬靈。」
如今還有父母用「蛋糕仔」哄小朋友,而非某連鎖店的炸雞。標有「閒人免進」字牌的麵包工房內,架着銀色眼鏡框、穿着滿有包餅斑跡的工作服套裝,看上去是個很「舊式」的包餅師傅——權哥。從事這行30多年的權哥,他說自己並不善於表達,但問到他為何還會做「蛋糕仔」,他說:「通常舊式餅店都會做。(難做嗎?)材料只需雞蛋、麵粉及牛油攪拌,唧入細細的紙杯仔,一盆很多個,頗花功夫和時間。」
對於時下各種新式餅店,權哥表示,新式餅店適合年輕人市場,我們做的是街坊生意,客路不同。「現在已沒有人入行(舊式師徒制),傳統包餅店無得做嘞!」權哥說完後,繼續低頭忙於整蛋撻,熟練地將蛋撻皮一個一個按入小盆內。他說無得做,則這門功夫何以傳承下去?工房內還有兩位年輕人,他們忙碌地左穿右插,心想兩位可傳承師傅的手藝吧。
餅店沒有太多裝飾,擺設亦有點雜亂無章,但來得舊式餅店,品味更多的是懷舊和不拘小節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