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協會(IIF)最新發表的報告指稱,全球債務於去年第三季升至歷史新高,達到233萬億美元(約1817.4萬億港元),較2016年底增加16萬億美元,幸而由於全球經濟增長持續,加上中國和加拿大等致力減債,因而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連續第四季下滑,中國債務增速正在放緩。不過,該協會警告,今年新興市場償債壓力沉重,將有1.5萬億美元(約11.7萬億港元)債券或貸款到期。\大公報記者 鄭芸央
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國際金融協會(IIF)表示,今年新興市場的債務延期風險較高,在利率上升的環境,以及貨幣升值,對部分新興市場構成重大風險。根據國際金融協會預計,到2018年底將有逾1.5萬億美元的新興市場債券、銀團貸款到期,其中以美元計價的佔26%;中國、俄羅斯、韓國和巴西的美元債償付水平較重。
去年新興外幣債發行4.7萬億
國際金融協會報告指出,中國的債務增長速度正在放緩,去年中國債務按年僅增長2個百分點,相當於GDP的294%;相比於2012至2016年間,每年平均升幅為17個百分點來看,中國債務增長明顯放緩。該報告稱,隨着全球各地主要央行展開逾十年來首次同步收緊貨幣政策,最終將令全球借貸成本上升,這將令到高負債主權國家的償債能力受到影響。
據該協會預計,去年新興市場外幣計價債券發行量創出6000億美元(約4.68萬億港元)歷史高水平,雖然部分國家降低依賴海外借貸,惟沙特阿拉伯、捷克和土耳其的海外債則有進一步增加的情況。
國際金融協會的分析指出,去年第三季全球債務達到233萬億美元的歷史高位,較2016年底增加超過16萬億美元。加拿大、法國、香港、韓國、瑞士和土耳其的私人非金融環節的債務,亦創歷史高位。不過,與此同時,隨着經濟增加快,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連續第四季下滑,這個比重目前約為318%,較2016年第三季的高位下滑3個百分點。
中國加拿大致力減債貢獻大
該協會分析師報告稱,全球經濟同步以高於潛在的水平增長,通脹上揚,還有中國和加拿大等國家致力阻止債務累積以穩定經濟,成為債務佔GDP比重下滑的因素。然而,由於對高負債企業和政府的償債能力有所擔憂,債務水平可能影響想加息的央行有所顧慮。國際金融協會所計算的債務,包括家庭、政府和非金融部門的債務總額,該個協會是由主要工業國家銀行組成的機構。
倘美元轉升 新興資產具風險
另外,國際金融協會的另一份分析師報告中,提到美元對新興市場的影響指稱,倘若美元由跌轉向升,對於受惠去年美元走勢疲弱的新興市場資產,所面臨的風險特別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