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果子是最具日本特色的傳統美食,幾乎囊括了所有類別的日式甜點。它的美,在於從外形上就能表現出不同季節的特徵和精粹,就宛若濃縮在盤中的一幅畫;更在於那富含巧思的名字,含蓄地融入了當地人的心意和寄託,浪漫別致。
水無月,便是這其中最經典的代表,筆者在沒有一親芳澤之前,已在腦海中構想了無數次它的樣子。但終究百聞不如一見,在京都老字號店舖中,一塊塊三角形的糕體擺放在櫥窗裏,雪白無暇。一顆顆紅豆珠玉在上,毫不浮誇。確實在晶瑩剔透之中,多了一番鏡花水月的朦朧。論起由來,按照日本的舊曆,每年的六月就叫做「水無月」,在梅雨季裏向外張望,就好像整個一月都充滿着雨水,所以這當中的「無」恰恰是「有」的意思。平安時代的日本,老百姓無緣用冰解暑,就模仿冰塊形狀做出了這樣一款點心,每到雨季它們便隆重登場,為了消暑降溫,也寓意着解除厄運和晦氣。
水無月的做法並不難,用白玉粉、葛粉、低筋粉和水攪拌均勻,鋪上紅豆蒸好出鍋,待冰鎮之後食用。冰涼的紅小豆配上軟糯、Q彈的餅身,輕易就能體會到生活給予的幸福。而吃的方式,大概也是和果子區別於其他國家點心的另一不同之處了。在歐美,不管是街邊立食抑或店中享用,都看食客一個心情;只有日本,要坐下來慢慢看着點心放在絕美的容器中端上桌,再配上一杯抹茶慢慢品,心中沒有浮躁,每一口都帶回味。只有這樣,才彷彿完成了跟它邂逅的意義。
都說和果子是第五感藝術,小小的身軀裏,竟飽含着視、聽、味、觸、嗅,想必只有親身體驗完整,才能在四季變遷時多嘗出一份滋味,多記下一個時令的恩惠和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