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幽逸清寂的禪意\李英豪

時間:2018-01-05 03:16:10來源:大公網

  唸唐代大詩人王維的詩(四百餘首傳世),是平生一大樂事,幽逸清寂的禪意,使人心境平謐。諸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裏」;「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秋山斂餘照,飛鳥逐前侶」等等,寥寥數句,一幅幅大自然美景,如展現眼前,意境深遠,令人澄懷悟道;也就是蘇東坡指的「詩中有畫」。

  事實上,王維繪江南平遠風景的畫作,明代董其昌和莫是龍奉為山水畫「南宗之祖」,開文人畫先河。王維以「水墨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可惜,王維的真蹟早已渺不可尋,蕩然無存。現今我們能見的,像《王維雪溪圖》、《江干雪意圖》、《濟南伏生圖》和《江山雪霽圖》(見附圖局部),其實俱為後人摹作或冒名者。董其昌在馮宮庶家所見的《江山雪霽圖》長卷山水畫,當時就已廢失;現今傳世的,大多為董其昌當時所否定的本子。古籍上載王維著名的《輞川圖》,原畫在長安清源寺壁,故其原作真蹟,早已隨該寺湮沒不存。自北宋始,相繼出現許多不同摹本,其中雖有高人所摹,但筆墨、境界與韻味難與原作相比。《唐朝名畫錄》指《輞川圖》「山谷幽幽盤盤,雲水飛動,意出塵外,怪生筆端」。現今流傳的拓本,也是依據寺中壁畫摹本石刻拓成,可隱見王維描繪的「恬靜閒居」生活。至於一些收藏家妄求王維真蹟,到頭來僅購得一堆贋品。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