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星期我都會和好友一起行山,既可以走進大自然享受美景,又可以鍛煉身體,何樂而不為?某一個星期二,我們又到鶴藪水塘行山了。我們駕車沿着沙頭角公路,轉入流水響道,再轉入鶴藪道。在郊野公園閘前停好車,我們信步沿着山坡而上。沿途風光不錯,綠山環繞,清脆的鳥聲此起彼落,猶如大自然的協奏曲。不久我們便到達鶴藪水塘,水塘呈S形狀,綠油油的樹叢倒影在水面上,好像一幅安靜的油畫。我們再沿着鶴藪水塘家樂徑,步行約三十至四十分鐘,便到達了沙螺洞的張屋村。
上次到訪時,店子沒有人,無緣一嘗著名的山水豆腐花。今次看到招牌上的電話,嘗試打電話給店主張先生,碰巧在家,便出來招待我們。張偉國先生是僅有留在張屋的原居民,慢慢熟絡之後,他向我們訴說了一個不平凡的故事。他爸爸名叫張平,在村內又名張林嬌。一九四一年末日軍侵略香港,張平有感於國破家亡,翌年一月毅然率領十多名同村兄弟,到廣東惠陽參加東江游擊隊,成為游擊隊副大隊長。從此,沙螺洞張屋成為東江游擊隊的秘密療傷基地。後來,有同村兄弟出賣游擊隊,向日本人告密,張平被迫在八仙嶺上大義滅親。抗日戰爭後,張平轉戰南北,後納入四野部隊,解放海南島。上世紀五十年代,張成為海南島八一農場場主,一九七七年離休後,回到自己的家鄉沙螺洞張屋,兒子張偉國先生亦於兩年後到村團聚。
沙螺洞李屋及張屋後來同被發展公司收購,原住民只有餘下張偉國留在張屋村,要求土地擁有公司按協議為原居民起丁屋,糾紛歷時三十多年。最近,香港政府打算和發展公司進行換地計劃,沙螺洞土地將會變成政府擁有,那對保護沙螺洞珍貴的蝴蝶及螢火蟲棲息地,意義重大呢。下次如果到沙螺洞遊玩,記得見見張先生,聽他訴說這個不平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