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南唐二陵文物神秘浪漫

時間:2017-12-27 03:15:40來源:大公網

  圖:南京博物院在江蘇古代文明展廳內展出的南唐男舞俑

  五代時期,建都金陵的南唐,重文化,興教育,倡斯文,開啟了繁盛婉麗之風。一九五○年十月,南京博物院啟動發掘南唐二陵,歷時三個月,發現並確認了南唐先主李忭、中主李璟的「地下宮殿」,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進行大規模發掘的古代帝王陵墓,出土了陶俑、瓷器、漆器、玉哀冊等六百多件珍貴文物,現成為南京博物院的珍藏。\大公報記者 陳旻 文、圖

  雖然沒有明孝陵的磅礴氣勢,但坐落於南京南郊祖堂山南麓的南唐二陵,卻沉鬱清淨,滄桑精巧,韻致別具。這裏是公元九四三年安葬的先主李忭與四年後葬入其皇后宋氏的欽陵和公元九六二年安葬的中主李璟與三年後葬入其皇后鍾氏的順陵。

  彩繪明艷 石雕威嚴

  欽陵有三個主室和十個側室,順陵有三個主室和八個側室。二陵東西並列,東為欽陵,西為順陵,相距約一百米,皆依山而築,由南唐大臣江文尉和韓熙載設計。早年多次被盜掘。

  據《南唐二陵發掘報告》中記載,一九五○年春天,南京江寧縣牛首山附近發生了古墓被盜掘的事件,被盜出的文物,流入南京古董商人的手中。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獲悉後,立即報告南京市人民政府,迅速成立聯合調查組,調查了牛首山附近村莊的三座古墓。

  進到其中祖堂山古墓的墓室,考古人員被枋、柱、斗拱上的精美彩繪和石雕震住了,「如此高的規格,這會是誰的墓葬?」雖然不能確定墓的確切年代和墓主的身份,專家們意識到這個墓的不同尋常,他們把調查結果報告送至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和南京市人民政府。

  據考古專家回憶,當時這座古墓前室西側室室頂的西南角被掘了一個僅容一人出入的小洞,墓前室內半積淤土,但枋、柱、斗拱上的彩繪清晰明艷,石雕威嚴端莊、渾穆凝重;中室積滿淤土,被掘開了一條通向後室的孔道;後室的石門已被打開,室內淤土堆積,無法入內。

  一九五○年十月八日,南京博物院在祖堂山下設立了工作站,開始發掘工作,至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一日結束,歷時三個多月。

  《南唐二陵發掘報告》中記錄着:進入欽陵,在中室和它的東西側室,由於長年累月的滲透,淤土堆積接近墓室頂部。

  考古人員清理出約四十立方米的淤土,雖然淤土的浸染,使枋、柱、斗拱上的彩畫被剝蝕殆盡,但卻因此保存了一批較完整的陶俑。

  在欽陵後室的一間側室裏,考古人員清理出二十多片刻着字的玉質哀冊。正是玉哀冊上的記錄,確定了該墓為南唐先主李忭的陵寢。

  「當時,李忭的陵墓內,雕刻着精美的花,主墓室的頭頂是日月星辰圖,墓室地面青石板上鑿刻着的是江河大地」,墓室內滿牆的壁畫,卷草紋、柿蒂紋、牡丹紋,都令當年參與南唐二陵的考古發掘的考古人員印象極為深刻。

  當欽陵發掘將近結束時,考古人員根據附近的地形,推測在李忭陵西面山坡的盡頭,也有一座相類似的墓葬。因此,在一九五○年十一月八日,抽調了一部分工作人員前往發掘。進行至第二十九天,露出了墓門外的青石板,發現了李璟墓。

  「南唐二陵」的發掘,震動了國內的考古界。南京博物院特別選在一九五一年三月九日——南京博物院成立的一周年紀念日,舉辦了一次大規模的「南唐二陵出土文物展」,展覽展出九十二天,觀眾逾二萬人,轟動一時。

  一九八八年,南唐二陵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人首魚身 海神鎮墓

  在李忭欽陵後室出土了一件富有神話色彩的藝術品——人首魚身陶俑,高十五厘米,長三十五厘米,俑的形象,是由人首和魚身組合而成,用泥土將人和魚的形象巧妙地結合為一體。在李忭欽陵後室同時出土的三件人首魚身俑中,只有這一件是完整的。

  據考古專家介紹,人首魚身俑屬於鎮墓俑。秦始皇時代的人們常以海中的大魚為海神,自此確立了以魚類為海神的觀念。這件人首魚身俑昂首挺頸,頭戴道冠狀帽,似為道者身份,自頸以下為魚身。身體覆圓形鱗片,背鰭突出,有胸、臀鰭,整個體形非常酷似鯽魚,在肩部還有一突起的脊棱,可能是鳥類羽翼的基部。

  專家解釋道,人首魚身俑為海神的形象,在《山海經》中也有許多記載,如「丹水出焉,……其中多水玉,多人魚。」在李璟順陵出土的人首魚身俑卻添了鳥的雙翼,它依舊保持了《山海經》中所記海神「人面鳥神」的特點,故此人首魚身俑實為「海神」的造型,它與山神一道守護着死者的亡靈。

  人首魚身俑,從體形上看雖然是小型作品,但它富於幻想的變合體的造型,卻是中國藝術特徵之一。人類按照社會精神生活的需要,為自己的心靈創造出一個崇拜對象,再用造型藝術手段把它表現出來,創造了神的世界。這種半人半獸的怪物,是人的真實形象,又是神的化身,人格化自己所崇拜的神物。

  南唐二陵中的鎮墓俑共發現有三種,其中有人首蛇身俑四件,人首龍身俑三件,人首魚身俑十三件,出土於李忭欽陵的後室和李璟順陵的前室。李璟順陵出土的十件人首魚身俑中,有三件完整,人首都是光頭。

  人首蛇身俑和人首龍身俑的形象,是人和蛇或龍相結合的造型,有兩個人首共一個蛇身或龍身,或是兩個蛇身相互擰成繩索般的體形,兩頭相背,頭均剃髮光頭,與《山海經》中山神的形象相仿,「自單狐之山至於堤山,……其神皆人面蛇身。」「自首山至於丙山,……其神狀皆龍身而人面。」

  自戰國以來至五代的「鎮墓俑」或「鎮墓獸」,一直是採用山神。到了唐代,為了與山神相匹配,海神相應出現,經五代一直延續到宋代。

  南京博物院專家認為,這件人首魚身俑是一件非常出色的藝術作品,既是浪漫主義的傑作,又賦予作品濃厚的神秘色彩,生動再現了古代陶塑工藝家的美感世界。

  陶塑舞俑 婀娜動感

  李忭欽陵前室出土的陪葬品中,還出土了一對陶塑男舞俑,高四十六厘米,兩者舞姿相仿,形狀作鏡面對稱。古代藝術家採用寫實和寫意的手法,選取舞蹈中起舞的瞬間動作,舞姿靈動而優美,塑造出一千多年前的南唐時代供奉內廷的伶人形象。

  舞者雙目顧盼,鼻翼微微鼓起,兩唇略張,嘴角上翹,滿臉充滿着喜悅,笑臉迎人。深目高鼻、鬍鬚滿腮的舞俑,一眼看去即知他有唐代西域民族(胡人)的特徵。

  唐代盛行胡服、胡樂、胡舞。舞者頭戴「折上巾」,身穿窄袖長袍,腰束錦帶,袒胸露腹,長袍自腰際開衩,露出內衣的衣角,這種內衣叫「褲褶服」,是一種大口的褲子,足着長筒皮靴。

  從造型上看,古代雕塑家着重突出了腰肢的輕盈,塑造出「S」形曲線的優美體態。在中國古典戲曲表演藝術裏,包括舞台亮相,都非常講究「三道彎」的體態,充滿了彈性和力量,不但有強烈的動態感,還有明顯的節拍感,彷彿見到他正在翩翩起舞。

  舞者的形象,是緊緊地應着舞曲的節拍,正在作起舞之姿,古代雕塑家抓住了最美的這一瞬間,再現了南唐宮廷舞蹈的姿韻風韻。頭部右傾聳左肩,扭腰擺胯形成了婀娜多姿的舞態,這種優美的舞蹈形象,確是中國古代傳統舞蹈形體美上的一大特點。它不是以直線構成的造型為特色,而是講求圓、曲、美的藝術特徵,由於動作的不斷變化,使舞態更加綽約多姿。

  這件陶塑是用黏土塑製,經焙燒定型,表面裝飾時,先上粉底,再施彩繪,肌肉部分塗肉紅色,衣服部分塗朱,彩繪雖然大部分剝落,但仍依稀可辨。

  考古專家表示,唐代是中國雕塑藝術處在巨大發展的時期,南唐又繼承了這一優良傳統,古代的雕塑家,以敏銳的眼光、精湛的技巧和巧妙的表現能力,以民族舞為內容,塑造出動態雕塑,這一創造性的藝術表現手法,直接影響着宋、元雜劇俑的塑造。

  宮廷夜宴 生動再現

  舞俑右臂曲肘上舉,左臂曲肘下垂,頭右傾轉首左顧、腰肢扭曲擺右胯,右腳着地。在身體右側形成揚手、頓足「開」的動作。同時,在身體左側形成垂手、屈提「合」的動作。一「開」一「合」,相互交替,富有韻律感。

  此外,在舞蹈中還包含非常有趣的腹舞情節。腹舞是一種古老的民族民間舞蹈,腹部肌肉劇烈地運動,而使舞蹈產生特殊的效果,舞俑腹部的裸露,也更生動地體現腹舞美妙的技巧和奇特風格。

  南京博物院考古專家認為,這對陶塑男舞俑,從舞姿、服飾、民族和配有伴唱的俑來看,都和唐代記載的《胡騰舞》極其相近。

  唐代是中國音樂、舞蹈史上的黃金時代,宮廷盛行胡樂、胡舞,即西域各民族的樂舞,《胡騰舞》也是當時最盛行的舞蹈之一,直至五代十國時期,在南唐宮廷裏仍然在流行,但其內容與形式有了演變或創新。如,為了舞蹈情節的生動,恰當地融進了妙趣盎然的腹舞,但整個舞姿,仍然不失《胡騰舞》一「開」、一「合」,以騰踏為主的基本特徵。

  《胡騰舞》來自石國,原為中亞細亞塔什干的民間舞,為男子獨舞,以騰踏見長,故名《胡騰》。在《全唐詩》中有歌詠《胡騰舞》生動的記載。劉言史《王中丞宅夜觀舞胡騰》:

  石國胡兒人見少,蹲舞尊前急如鳥。

  織成蕃帽虛頂尖,細氎胡衫雙袖小。

  手中拋下蒲萄盞,西顧忽思鄉路遠。

  跳身轉轂寶帶鳴,弄腳繽紛錦靴軟。

  四座無言皆瞪目,橫笛琵琶遍頭促。

  亂騰新毯雪朱毛,仿拂輕花下紅燭。

  酒闌舞罷絲管絕,木槿花西見殘月。

  此對舞俑人物的塑造,明顯地帶有裝飾性,頭與身軀之間的比例,採用四段身材的比例,身長僅為四個頭長的長度,看起來不大合乎實際比例,卻是突出頭部,誇張表現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徵,但身體各部分又處理得協調,看起來自然生動,熱烈歡快。

  考古專家還表示,南唐陶塑男舞俑的珍貴價值,即在於它生動再現了唐代《胡騰舞》美妙片段的舞姿,具體地反映了中國中古時期,南唐宮廷在歡樂的夜宴中,演出民族樂舞的盛況,舞俑那「舞者,樂之容也」的形象,從中可以看到中國人靈動、飄逸的藝術心靈。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