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自殺韓星最後的遺言「我曾面對抑鬱症亦有治療,可是我還是被此病吞噬了。」
中西醫對抑鬱症治療方法各異,但相信還是殊途同歸。記者是次走訪了位於將軍澳中心和順堂中醫診所醫師盧文庭,她說中醫角度,其實鬱症是由於情志不舒,氣機鬱滯所引起的一類疾病,主要表現為心情抑鬱、情緒不寧,患者或會出現脅肋脹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異物梗阻,並有失眠等各種複雜症狀。
「中醫的鬱症分為六種,包括氣鬱、血鬱、痰鬱、濕鬱、熱鬱及食鬱,以氣鬱為先,而後才逐漸發展形成其餘五鬱。臨床上有效預防控制紓緩氣鬱,最為關鍵。鬱症在人體五臟之表現,主要是肝、脾、心受累,以及氣血失調,其中以肝氣鬱結最為常見。所以我們平時所說『解鬱』,最主要是指疏肝解鬱。通常『解鬱』着重情志致鬱,尤以氣鬱為主。所以疏通氣機,調理解鬱的總治方則,就是疏通氣機。早期疏通氣機,對防止病情的發展,避免累及他病,具有重要意義。」
苦口良藥,但盧醫師說解鬱藥茶更是苦中之苦。
「常用解鬱之中藥藥味較重,味道較苦,影響湯頭口感,故日常生活少有煲解鬱湯飲用。泡茶則較普遍,建議一款以玫瑰花沖泡的茶飲,在中醫角度,玫瑰花有疏肝理氣解鬱之效,有助清心除煩。此茶沖泡十分方便,可取玫瑰花五克、陳皮五克、薄荷三克沖茶飲用,加250毫升熱水,浸泡10分鐘便可飲用。此外,可用玫瑰花配合浮小麥、大棗及甘草,加四碗水煎煮約20分鐘,餘下一至兩碗水飲用。此茶益氣、養心、安神,有助緩解氣鬱血虛,而且口感清爽,適合日常飲用。」
盧醫師指出除了從飲食入手外,平日調校生活習慣及作息,也有助紓緩壓力。
「於生活小節上解鬱可以考慮以下幾點:第一,聽紓緩的音樂療愈心情;第二,做適量運動如慢跑和瑜伽有助釋放壓力;第三,可考慮使用芳香療法,如在室內使用薰衣草香氛或精油spa,有助減壓及紓緩情緒。」
那日常生活起居及飲食可如何協調?
「首先要意識到肝氣鬱結和情緒不暢相互作用的不良後果,有意識控制情緒,盡量不生氣,不動怒,保持心情愉悅。同時,應作息有序,晚上11時前睡覺。因為晚間11時至凌晨1時,是人體膽經循行時間,而凌晨一時至三時則是肝經循行時間,故此,如在此時進入深度睡眠,有助人體自然代謝排毒。當然,健康飲食也很重要。平日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吃油膩煎炸食物。肝臟是人體消化系統中重要的消化油脂之器官,減少油脂類攝入,有效減輕肝臟之負擔。另外,每周適當地做運動,並練習拳法,如太極拳、氣功等,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港人生活緊張,以橡筋作比喻,若扯得太盡難以還原還終有斷開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