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周四通過了稅改方案後,現在只等總統特朗普簽署後便會成為法案。不過,金融市場不但未有受惠於稅改通過,反而還開始憂慮共和、民主兩黨在周五的最後死線前,將難以通過撥款法案,令美國政府再次被迫停運。尤其是今次稅改是在共和黨一意孤行下通過,全無顧及民主黨的反對聲音。因此,民主黨在本周的撥款法案方面,將可能寸步不讓,令談判陷入僵局,當地金融市場的前景或大受影響。
今次美國稅改,是在參議院以51票對48票,及在眾議院以224票比201票獲得通過,雖然有共和黨人在眾議院倒戈反對方案,但在參議院,方案則一致得到共和黨的支持。
由此可見,今次減稅方案全得不到民主黨人的支持,民主黨可能為了拯回劣勢,更難對共和黨作出讓步。而且,撥款議案與稅改不同,兩黨必須在參議院獲得最少60票贊成才可以通過,換言之,即使今次共和黨再次傾盡全力,但沒有民主黨的支持下,撥款法案最終亦會泡湯。
其實,美國政府停擺並非第一次,在2013年10月1日,由於共和民主兩黨在財政開支方面未達共識,聯邦政府被迫局部停止運作,是17年來首見。當時多達100萬名公務員放無薪假、國家公園及大部分首都景點要關閉,其他服務如法庭、情報機關等亦只維持有限度運作。雖然兩黨最後達成共識,但已嚴重影響有關機構正常的運作。
今次兩黨再就撥款問題在國會交鋒,民主黨有可能為了挽回劣勢,對加入奧巴馬醫保津貼,以及延續對金融機構的監控措施方面,未必再輕易讓步,而這些措施由於受到共和黨保守派人士強烈反對,雙方的談判恐怕陷入僵局,美國政府有可能出現繼2013年之後,又一次停運。
美國內政陷入亂局,將使當地金融市場前景變得更不明朗。尤其是美國明年將會舉行國會中期選舉,共和黨是否能再操控兩院難以逆料,一旦參議院與眾議院再度出現各自為政的局面,目前民望低迷的特朗普政府在施政方面將更困難,美國股市和債市的不確定性亦勢將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