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全球低息狂發債 籌53萬億新高

時間:2017-12-21 03:16:16來源:大公網

  圖:美國聯儲局計劃明年再加息三次,歐洲央行預期明年結束買債計劃,令明年環球債市存在隱憂/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數據供應商Dealogic的最新統計顯示,今年由銀行組織的全球債券銷售共籌得6.8萬億美元(約53.04萬億港元),而當中有逾五成半是屬於藍籌企業,包括由美國電話電報(AT&T)和微軟等領頭。同時,由阿根廷到沙特阿拉伯等國家亦利用發達經濟體接近十年來最低息的環境而發債,令投資者在今年忙於追逐新興市場政府和企業的債券回報率。

  AT&T微軟等領頭

  投資公司Columbia Threadneedle的投資組合經理Gene Tannuzzo表示,今年有大量資金湧入高質素的固定收益資產,是需求主導的一年,主權經濟體和企業眼見利率低得如此吸引,於是紛紛發債。同時,今年發債的機構還包括有美國按揭服務供應商房利美和房地美,以及歐洲投資銀行等,超越了2016年的最高紀錄。

  發債所籌得的6.8萬億美元中,還包括按揭和資產抵押證券的銷售額,以及擔保債券的銷售額,惟不包括經拍賣出售的主權債券,例如美國國庫債券和英國政府債券,以及地方債券等。

  各國政府和企業的發債金額在今年創出歷史新高,卻令人憂慮,因全球多家最大的中央銀行準備在2018年收緊貨幣政策,包括歐洲央行將逐步減少金融危機時期的非常刺激措施等,全球發債創歷史新高會否是個警號?

  央行加息收水存隱憂

  美國聯儲局計劃明年再加息三次,並將持續減少其債券資產;而歐洲央行亦預期在明年結束本身的購買債券計劃。上述兩大央行的買債行動,曾是2007年金融海嘯,以及2010年歐洲債務危機的「救命草」,曾在過去接近十年間把利率維持在超低水平,以刺激借貸活動。

  環球政府債券市場曾在周二遭到沽售,使許多國家和企業的借貸成本上升,並打擊到股市的表現,似是在提示明年金融市場可能會出現異常的波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