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搭港鐵的時候,總能看到老牌日本遊戲廠商任天堂的廣告,推廣中的產品,是今年新出的家用遊戲主機Switch和最新的超級馬里奧。可能因為聖誕節快到了,不少遊戲廠商都加大了宣傳,為在年底衝擊銷量,佔領更多家庭的客廳。
遊戲機在香港是很有市場的。每年的動漫電玩節總會吸引大量玩家「打蛇餅」,人氣最旺那幾天,據聞排隊的人龍從會展中心延伸到港鐵站附近天橋。這其中,提前幾天就去排隊,在龍頭位置的,永遠是搶購遊戲主機及周邊產品的重度玩家。比如今年排頭位的何先生,為了第一個買到PS4和4K電視,排足六十九個鐘。
除了遊戲機,手機遊戲Pokémon GO亦曾引得香港全城投入。最熱鬧的一陣子,香港各大公園都滿是精靈訓練師的身影,一家大小齊齊捉精靈。雖然前段時間熱潮有些退去,但近期因為傳說中的精靈降臨,Pokémon GO熱度又重新上升,許多地方又開始聚集訓練師。
很多人一聽到「遊戲」兩字,第一反應,就是玩務喪志。小時候喜歡玩遊戲,那就是不務正業,長大了還玩遊戲,那就是雙失廢青。遊戲機的頭號和二號敵人,當屬於媽媽和女朋友:一個總催着你快去溫書,一個總催着你快去搵錢。玩,還是不玩?對於很多熱愛遊戲的人來說,這個問題的難度,不亞於「To be or not to be」。
轉念一想,人生不就是一場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學習(專業)技能,完成(工作)任務,打怪升級(考試晉升)。遺憾是沒有原地復活和讀檔重來,所以這也要求我們在玩這個真人遊戲時活在當下別總想着轉世投胎。邊玩遊戲,邊用玩遊戲的心態過好每天的生活似乎也不賴。曾有一個Pokémon GO玩家表示,捉精靈的遊戲讓他去到一些從未到過的地方,重新認識香港。所以「玩,還是不玩?」你有答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