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沈覲壽褚顏書體無其右/高兆棟

時間:2017-12-16 03:15:49來源:大公網

  圖:沈覲壽書「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詩」/作者供圖

  沈覲壽出身名門。曾祖父沈葆楨(一八二○─一八七九年),乃晚清重臣之一,具三重身份:其一是林則徐(一七八五─一八五○年)的外甥、兼女婿;其二出任船政大臣兼南洋通商大臣,其銜命清朝「欽差大臣」,派赴台灣兼管台灣防務,抗擊日本侵台活動,並上疏《福建台灣奏摺》,提出保衛和建設台灣的大政方略,對台灣發展起重要影響;其三、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從台灣返回大陸後,任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沈葆楨進士(一八四七年)出身,也是一位書法家,其墨跡兼有顏真卿、何紹基特點。沈覲壽是林則徐的外玄孫。林則徐,清代侯官(今福州閩侯)人,清嘉慶十六年(一八一一年)進士出身,任翰林院庶吉士;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年)冬,任「欽差大臣」,節制廣東水師,查辦鴉片事件。第二年,會同兩廣總督鄧廷楨、水師提督關天培等在「虎門銷煙」,成為名震天下的「民族英雄」。林則徐善書法,二十八歲時,即書法聞名遐邇,求書者絡繹不絕。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文軸》,即是林則徐以歐陽詢書法為基礎的墨跡珍品,筆墨酣暢,法度森嚴,具有自己獨特風格。

  沈覲壽的前輩、上輩及同輩中,多人都是名流逸士、書法名家,在嚴父沈頤清督教下,沈覲壽九歲始,便每日臨摩顏魯公(七○九─七八五年)《顏家廟碑》等碑帖,其後又得益於其伯父沈演公與國民黨元老譚延闓兩位顏體書家的耳提面命,書藝漸進。四十歲後,又學褚遂良(五九六─六五八年)書體。褚遂良書,初學史陵,繼學虞世南,終法二王(王羲之、王獻之),自創一格。其傳世書跡有《雁塔聖教序》等;其經典書品為,玄奘譯經告成後(六五三年),唐太宗作《聖教序》、高宗作《述聖記》,由褚遂良書,嵌於慈恩寺三大雁塔壁。沈覲壽援褚入顏,顏褚相參,形成了沈氏顏體,既正大剛健,又從容嫻雅,將中國書法從形下的筆法到形上的氣韻,將中國書法的空間和時間的完美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表現得交相輝映、賞心悅目。沈覲壽的褚顏書體,相得益彰,當今書壇,難出其右也。

  沈覲壽飽學之士,但禮賢下士,曾兩次贈送墨品給筆者。第一次「甲子(一九八三年)臘月」一副對聯:「高論無窮如鋸屑,小詩有味似連珠。」提點筆者「不尚高談,好學多思」。第二次「乙丑(一九八五年)秋九」書「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如圖),筆者曾兩次登門拜訪了沈老,其中一次還帶了一台盒式錄音機供錄音用。那次,沈老談興正酣之時,談到他青少年時期,曾經在霍元甲創辦的「精武館」學過拳腿功夫。當時我好生驚奇,問道,霍元甲教過你武功?他說是霍元甲武館的師弟教過他功夫的。看來名人之所以出名,背後都有一些鮮為人知的軼事啊。

  沈老有一副對聯,聯語許多人都能琅琅上口,「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他還有一副八十五歲時作的「鍊成鋒鍔真關學,歷盡艱難始算才」。他還有幾幅梅竹國畫亦在拍賣之列,只是他的畫名為書名所淹。如今有越來越多書畫愛好者,認識到沈覲壽老人的書畫造詣和成就,也成為書劃界的一道熠熠風景啊!

(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