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量寬依舊熱錢多 股市能否續牛?\大公報記者 李耀華

時間:2017-12-07 03:15:59來源:大公網

  受科技股和金屬類股份下跌的影響,全球股市在周三下跌;幸然,大跌市僅限於亞洲個別地區,即日本、香港和韓國,其餘市場的跌幅則相對輕微;再加上金價在全球地緣政局再度緊張的形勢下,竟然不升反跌,這便足見,在全球經濟不斷改善、美國稅改有望落實、歐英日三國央行現時仍然維持量寬措施等利好因素的支持下,投資者對屢創新高的股市還未懂得迴避。

  周三不利股市的因素主要是,美國政府可能再次「停擺」、中東局勢因特朗普將宣布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而令局勢日益緊張等。然而,由於市場相信上述兩個事件最終均會得到解決,所以除了香港和日本股市因受科技股大跌而影響較深外,其他歐亞股市的跌勢並不算嚴重。

  事實上,自從全球股市由2009年金融海嘯的低位反彈以來,至今不但已完全收復了失地,而且還不斷創下歷史新高。反映全球股市表現的摩根士丹利全球指數,在這個時期內,僅曾出現了兩次較重大的調整,分別是2011年7月至10月,以及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在這兩次調整中,該指數均曾大幅回落了接近兩成,兩次大調整除了較歷史的幅度為低外,亦很快便收復了失地。尤其是在2016年,該指數在短短兩個月間便已完全恢復至跌市前的水平。

  憧憬美稅改經濟復甦

  究其原因,全球央行在金融海嘯後,不斷量化寬鬆和壓低利率,谷起熱錢,令股市不斷起死回生,而且更愈升愈勁。雖然美國現時已結束了量化寬鬆措施,而歐洲央行亦將於明年縮減購買資產規模,但是,日本央行和英倫銀行還未有意撤回量寬措施,加上其他大經濟體,包括澳洲和新西蘭礙於經濟增長和通脹放緩而加息無期,全球股市在大圍經濟復甦和美國稅改將會落實的利好消息刺激下,相信仍會繼續牛氣沖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