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美國的白人工人\純上

時間:2017-12-02 03:15:47來源:大公網

  圖:《白人工人階級》糾正精英階層對工人階級的誤解\資料圖片

  二○一六年十一月初,特朗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爆冷勝出,讓美國內外的「精英」震驚萬分。時間過去了一年多,我們從中學到了什麼呢?

  美國加州大學法學院講席教授威廉姆斯(Joan Williams)在新著《白人工人階級》(White Working Class)中這樣分析:克林頓之所以競選失敗,必須歸咎於精英階層對當今階級關係的無知(cluelessness)。對工人階級強調希拉里當選象徵美國女人捅破了性別歧視中最厚實的「玻璃天花板」等於對牛彈琴,因為男女平等在他們生活中的意義完全不同。白人女性更希望她們的工人丈夫或男友找到薪資優厚的工作,讓她們不用忙了工作忙家庭,而可以當全職太太或僅需兼職工作。

  去年大選後,作者在《哈佛商業評論》(Havard Business Review)上發表了長篇分析文章,稱工人階級和精英階層的三觀截然不同。與其斥責、鄙視「下等人」,精英應該盡快覺醒,意識到自己的階級偏見並不比工人階級的更正當、榮耀。一年以來,她收到許多讀者評論,也擴大了訪談範圍,最終出版了最新的修改版單行本。書中首先說明為什麼要討論階級問題並界定研究對象,然後分十幾章一個個糾正精英階層對工人階級的誤解。最後,作者也提出了一些改變現狀的建議。

  誰組成了美國的工人階級?作者認為「中產階級」的概念太過模糊,年收入二萬到二十萬美元的都可自稱中產。她則討論收入真正處於「中段」的、佔美國百分之五十三的人口。二○一五年,這類家庭的年收入在四萬一千到十三萬一千美元之間,中間收入約七萬五千美元。他們不是獲取政府資助的「窮人」,但也不屬於佔美國人口的百分之十六點六五、有大學學歷、中間收入為十七萬三千美元的專業人士或管理階層。所以,她將這些人稱為「工人階級」,以區別於「精英階層」。

  工人階級為什麼仇視窮人?他們都是種族歧視、性別歧視者嗎?他們為什麼不搬到容易找到工作的地方?為什麼不換工作?為什麼不上大學?為什麼不督促孩子努力學習?為什麼獲得政府的資助還不感恩?

  作者稱,工人階級的白人與精英或窮人相比,家庭結構、生活方式、道德標準與宗教信仰都大不一樣。如,精英階層強調在工作中要靈活機變,善於和不同人等打交道,建立廣泛的人脈。工人階級更強調自律負責,做好單調枯燥的工作。前者強調創意、改變,後者強調服從、穩定。勞心與勞力者涇渭分明,說到底是因為勞心者能發號施令,擁有更多機會。勞力者如敢於反抗,則恐怕會被炒魷魚。精英可以為事業自由搬遷,離鄉背井甚至走出國門,工人階級卻因技能有限、資源有限、就業前景受限,必須依賴本地的家人、親友幫助,沒法說走就走。

  正因為工人階級不能從乏味的工作中獲得精神、心靈上的滿足和慰藉,他們更強調通過辛勤工作養家餬口、幫助親友、照顧老人等「傳統美德」,把宗教信仰視為道德準繩,並對那些「生活作風敗壞」、「兩面三刀」的精英嗤之以鼻。精英對事業的極度熱衷,全力以赴在工人階級看來不可思議,因為工人更偏重「家庭」和「社區」。因為生活中的限制,他們無法像精英階層那樣為孩子的教育投資大量金錢和時間,也無法指導孩子怎麼培養進入上流社會、改變人生的技能,更無法提供相應的人脈。在他們心目中,大學教育不能保障光輝前途,只會把孩子教得忘本、自大。

  精英更注重個人的才能(merit),白人工人階級則強調德行(morality),所以他們對「佔社會福利的便宜」、「懶惰成性」的窮人十分痛恨。同時,因為他們覺得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醫生、律師、教師等專業人士的尊重,他們也痛恨精英階層。但他們對富豪則十分艷羨。這一是因為他們和富豪缺乏直接接觸,對富人的性格、生活一無所知,只將他們視為「成功人士」。二來,他們崇拜那些賺了大錢但似乎又保留了直爽、誠實的美德者,比如他們想像中的特朗普。

  以上總結只適用於工人階級中的白人,黑人等少數族裔的情況還得另說。今時今日為什麼要關注工人階級?美國總統大選爆冷,仇視移民的國粹主義浪潮席捲全球,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作者說,當沒受過大學教育的美國人口的三分之二感到受忽視,當他們認定窮人、少數民族、女人、同性戀者搶走了他們的工作和資源,當他們覺得自己的道德標準得不到尊重,不平則鳴是必然的結果。美國工人階級在二戰中被尊重敬佩,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被日益譏笑、醜化,通俗文化將他們塑造為辛普森(Simpson)那樣「粗魯、無能、肥胖、笨拙的無腦酒鬼」。四十五至五十四歲之間的白人工人的死亡率在一九九三至二○一三年的二十年間不降反升,生活在貧民區的白人兒童越來越多,這些都火上澆油,進一步加深了工人階級白人的危機感、疏離感和憤世嫉俗。

  作者的結論犀利精到。可惜她長於分析問題,短於解決問題。她揭露了「精英階層」的偏見和虛偽,但對如何改變當前階級分化、階級矛盾的現狀卻提不出多少切實有效的辦法。也許,此書可被視為美國「精英階層」的初步自省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