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塬上》/張 泠

時間:2017-11-28 03:16:09來源:大公網

  最近看到的最好的華語劇情電影之一,為李勇編劇、喬梁導演、黃煉攝影、根據陝西作家鍾平同名小說改編的黑白電影《塬上》(二○一七)。影片在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獲得最佳影片獎,但內地媒體網絡上相關資料不多。影片涉及的問題非常複雜,但巧妙編織為縝密的網,有人情,有困惑,有兩難,有前路的未知。原家溝村第一位大學生、如今在北京作記者的康文回鄉報道因環境污染消失許久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䴉的重新出現,及村子被劃為自然保護區的可能性,但如此一來,不但中學同學任萬鵬的水泥廠面臨關停,其他在廠裏打工的同學及村民也面臨失業困境,為貧困的村子雪上加霜……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的矛盾,都市知識分子與鄉村底層的失聯,人情與法理、童年記憶與成年苦悶的交錯,有各式的映照超越二元對立。這部影片的劇作之扎實,既得益於原作小說,大約也來自於導演喬梁拍攝電視劇的經驗(對於編劇李勇一無所知,不敢妄下判斷)?

  影片涉及的「環境保護」議題無疑與內地大多數人切身生存境況密切相關,因而極具當代性。西北鄉村圖景與康文和中學時戀人尚青關係的呈現,竟也令我想到路遙的小說與吳天明導演的電影《人生》(一九八四)。影片使用黑白影像,大約強化了其時間感或「去」時間感。攝影有固定機位遠景長鏡頭展示鄉村風貌,也有橫向搖攝視像化人物關係。若說有遺憾,大約是後期調色還可加強,調整色調對比度及銳度。導演也刻意不使用配樂,片中音樂部分來自原老師在空曠塬上唱秦腔,而這又可能來自康文的想像、幻覺或夢境,因而音色更為空闊。若說還有微瑕,大約劇情人物關係編織過於細密,可略留閒筆,表演也可更為調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