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欣健(左)與車婉婉充滿正能量/大公報記者陳惠芳攝
一位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當警察後來轉投娛樂圈的前輩,眼見香港近年被部分人的怨氣充斥,誓言保衛下一代,讓他們明白生命是快樂的、香港是美麗的,誰個用負能量、暴力破壞香港,他說「同你死過!」這位還有激情的人,就是已年屆七十二歲的Philip陳欣健。/ 大公報記者 陳惠芳
陳欣健於一九六五年加入警隊,直至晉升警司才離開,隨後轉戰娛樂圈。橫跨香港電影工作,編劇、製片、演員、歌手、公司管理層,可說是一位傳奇人物。香港歷史博物館將設立的「香港人物故事」場館,就邀他闡述當警察的歷史故事。他說:「所以我現在就着手寫自傳,估計明年出書。我會借出當年『當差』用的物件於展館展出。」
祝福香港 珍惜寶地
Philip延續傳奇,於今年聖誕十二月二十六日於麥花臣場館舉行「陳欣健EVEN NOW此情此刻.濃情金曲聖誕夜演唱會」,聯同許冠文、來自內地的楊斯捷、李思捷、聶安達、Joe Junior以及年輕一輩車婉婉、天堂鳥、胡琳等,憑「棟篤唱」串連訴說上世紀六十年代至現在的故事。Philip說:「這個騷是表達每個年代的喜怒哀樂。香港是一個寶地,我們就是在寶地成長。近年出現部分人的撕裂、爭拗,他們有這種精力和激情,何不用於改善生活,這個騷就是要輸出正能量。」
Philip說他自己作為爸爸,很想下一代活得好。他這一代人經歷過不少辛酸,例如於外國受人歧視。時下年輕人未經歷戰火,現在活在香港並有強大的祖國支持,港人該活得更快樂。
「這個騷如一個『樣本』,我們還計劃到美國有華人的地區、內地的珠江三角洲巡演,希望輸出正能量融合內地和港人精神。香港回歸二十年,到近兩年才發生這麼多事,主要是有些年輕人沒注意到國家的進步,加上一些政治經濟等因素才令香港變了。時下僅有小撮人因立場不同而搞撕裂,故此需讓他們明白香港之好。我最憎暴力,也不可以觸及底線。生活是快樂的,下一代同樣要活在美麗的香港,不可令寶地變差,否則我同他們死過!」
今次訪問除了Philip外,還有車婉婉。她笑說Philip找她,知道他開騷的意義便一口答應。因為她和Philip一樣要輸出正能量捍衛香港。
努力發圍 減少怨氣
婉婉說:Philip年代的人是最「爆花」(即「爆出火花」)的年代,做塑膠都可以「爆花」發圍,個個努力爭取機會沒有怨氣。記得上世紀曾出現制水,那時的人不是更辛苦嗎?反觀現在,一些人有小小不滿便去投訴,不會包容。「就如有了互聯網做事方便很多,須珍惜目前所擁有,而非將一些小事無限擴大,生活態度正面才活得快樂。」
不過,婉婉同意Philip所說時代不同,人的思維和價值觀亦有別,但她堅持現今年代同樣可「爆花」,自己需要為生活而努力。
「我在電台主持節目,發覺不少聽眾的心靈永遠追求無可能的事,自己擁有的反而不覺得是一回事。有這種思維怎會沒怨氣?我們應是正向盡力做好眼前的事,以正能量過自己的人生。」
Philip說他們這班「老鬼」還有能力搞「棟篤唱」,他希望年輕人入場看騷,就會看到現在和昔日香港的區別,從中的「爆花」的事情,能令他們有所頓悟。
「能否吸引到年輕人入場,非我們能控制,但凡事都有第一步,不走出第一步,如何有第二步?而且入場觀眾看完後,會同身邊的人分享和討論,那我們輸出的正能量,並非單是入場觀眾才有得着。」
Philip和婉婉說有些人遇到困難便想以死來解決。他們認為遇到困境先冷靜一下,面對困境並非只得一個角度,換上另一角度去看,即使用上一年時間,事情定會找到解決方法,活着就是要活得好。
Philip說:「到我這把年紀,仍有能力及激情開騷,我還要將騷做好,點解?因為人生是有使命的,我需要將快樂和正能量輸給大家。」婉婉此時也說:「人生有得選擇也是一種態度,即使跌倒也要爬起來,重點是你的信念能否堅持,沒有事情熬不過去。」
可是在電子時代,人與人溝通越來越難,令年輕人遇上困難亦因不懂溝通而鑽牛角尖。Philip對此不同意說:「其實要同年輕人溝通並不困難,但我們的態度是要從年輕人思維、角度作溝通,尊重他們的意見,說教方式已不合用。」
身在福中不知福,那些滿有怨氣的人,是否值得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