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梁德華(左)和夏中建(右)在記者會上介紹「羅天大醮暨中華文化展演」亮點內容\大公報記者徐曉彤攝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香港道教聯合會(道聯會)將於11月22日至30日,一連九日在西區海傍舉辦歷來最大規模的「羅天大醮暨中華文化展演」,免費入場,場內將布置仿照宋代文獻打造的「三清殿」,亦有首次在港展出的長16呎的米龍,場內更準備了古書和昆明刺繡等文化展品,以及設置神像雕刻和紙紮工作坊等互動攤位,冀能加深大眾對傳統中華文化的認識。\大公報記者 徐曉彤
料每日數千人入場
道聯會於本月二日舉辦記者會,公布詳情,道聯會主席兼籌委會執行主席梁德華表示,活動節目內容非常豐富,亦令這個傳統的宗教盛會變得多元化,希望能吸引各界人士參與,多角度了解及感愛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預計每日有近3000至5000人入場。
「羅天大醮」是道教中的高規格醮儀,而在今次舉辦的「羅天大醮」則是歷來最具規模。場內將搭建高達28呎的「三清殿」,分三層構造,最高的一層供奉道教最高階的天神。
醮會期間,市民不得內進,多位道長將在殿內誦經祈福。場內更有由兩噸米和4000枚銅錢堆砌而成的米龍,有消災、降福及保平安的寓意,大會之後又會將米龍的白米和銅錢,分別包裝成小福包,由25日起每日派發300份予進場市民,派完即止。
紮作坊與市民互動
除醮會祈福活動,大會更安排多項文化節目,其中在24日舉辦的紙紮工作坊,更是由中華文化非遺紮作兼門樓設計大師夏中建駐場,親自教授市民紮作「壽桃」,與大眾一同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夏中建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他會參與製作「羅天大醮」的高六米、闊十米的門樓紮作,並配以採用竹笏和砂紙製作紮作而成的龍作裝飾。
出席當日記者會的還包括大會秘書長兼文化展演主任黃成益、大會秘書長兼道樂匯演主任余君慶、福建文化兼中醫義診主任羅清源、中華文化非遺紮作兼門樓設計大師夏中建、民間傳統神像雕刻大師王燮祥、創健力士紀錄兼虛皇壇顧問麥錦恆、醮場顧問兼安龍科儀李游坤和上海閻寶航社會公益基金會理事長黃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