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美術作品展重溫紅色經典\大公報記者 張 帆 文、圖

時間:2017-11-08 03:15:38來源:大公網

  圖:《開路先鋒》,油畫,陳逸飛、魏景山,一九七二年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重要項目「從石庫門到天安門——上海美術作品展」正在中華藝術宮舉行。上海作為中共一大會址所在地,城市的血脈飽含着紅色基因。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展覽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歷史主題作品展示,也避開了說教式的宣傳畫,精選的九十六件作品,更注重的是人文關懷的演繹。不少海內外知名的大家林風眠、劉海粟、滑田友、吳湖帆、陸儼少、程十髮、陳佩秋、陳逸飛等,都曾經創作過紅色主題的作品,此次展出他們的真跡。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

  展覽題目用象徵手法的「門」,石庫門是上海標誌性老建築,中共一大就是在現在毗鄰上海新天地的興業路七十六號,一棟石庫門建築裏召開的。而天安門則象徵着中國共產黨經過二十八年艱苦努力,終於登上天安門城樓完成建國大業的歷史性時刻。策展人介紹,本次展覽特地選擇了九十六件作品,象徵着中國共產黨走過的九十六年。作品展以石庫門為起點,透過美術作品,還原了九十六年的歷史。

  記者在展廳裏看到,整個展覽分為了四大板塊,分別以「石庫門」、「窰洞門」、「天安門」和「復興之門」的藝術象徵符號,來象徵中國共產黨誕生九十六年以來的四個重要歷史階段。作品種類涉及油畫、國畫、版畫、連環畫、雕塑等。

  為了營造史詩般的藝術氛圍,與視覺藝術作品相照應,藝術節主辦方邀請了詩人趙麗宏等創作出了一批散文詩。這些散文詩和畫作有機結合,一同在展覽中多層次地呈現。

  名家經典難得一見

  本次展覽徵集了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上海中國畫院、上海油畫雕塑院、中華藝術宮、劉海粟美術館、龍美術館、剛泰美術館以及部分美術家個人的收藏。其中,既有上海著名前輩美術家在各個歷史時期創作的經典作品:林風眠的《軋鋼》、陸儼少的《新安江上》、程十髮的《我們的朋友和同志遍於全世界》、吳湖帆的《慶祝我國原子彈爆炸成功》、劉海粟的《慶祝社會主義改造勝利》,以及滑田友的《轟炸》等等。同場也有上海美術中堅力量的力作,還有諸位青年美術家的新作。因此可以說,這也是上海美術家一次整體的亮相。

  此外,受約原創油畫《牽掛》、油畫《騎共享單車,領時尚新風》、藝術裝置《天路》三組作品均呈現新氣息。

  在展廳入口處,石奇人的巨幅油畫《曙光——中國共產黨成立》全場矚目。還有一幅作品引起記者注意,是今年去世不久的著名畫家楊順泰的油畫《孫中山在寓所會見李大釗》。沒有進過科班美術院校的楊順泰,在其成才之路上,不乏名家指點和協助,其中包括了陳逸飛。

  陳逸飛和魏景山於一九六九年開始創作的著名作品《開路先鋒》被懸掛在裏面的展廳,畫中繪一名偉岸英武的解放軍戰士,這是陳逸飛讓楊順泰作為模特畫了三幅素描後,再引入油畫的。這幅作品見證了兩位藝術家的深情厚誼。

  如今,相信兩位藝術家已經在天堂聚首,續寫亦師亦友的傳奇,而滬上藝術家們這種互相扶持、共同進步的優良傳統,也如同一股暖流在展廳中湧動,讓觀眾更感到溫暖。

  展覽將持續至十一月二十日。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