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女同學/耶 生

時間:2017-11-07 03:16:06來源:大公網

  「真的想不到,四十歲人都還會有新體驗。」我拖着內子,在香港國際機場找候機閘口。

  「什麼新體驗?」內子對我的故弄玄虛已經見怪不怪,但好歹也會配合一下,問個究竟。

  「跟中學女同學去旅行。」

  十月中旬的上海之旅,有一個意想不到的旅伴,就是認識了超過二十年的中學女同學。我們在中學的時候不算很熟,但因為學號是連着的,很多課堂的分組都會連在一起。後來不知怎的,這連結伸延到畢業後,大家總會讓自己的名字寄宿在對方ICQ、MSN等電子通訊軟體上,直到某一天,找到共同的話題,開展了本來早應萌芽的友誼。

  我們的共同話題,是網球。這個十月,我跟內子,她跟男朋友,不約而同想到上海看網球大師賽,由於一起買票可以分擔運費,所以決定一起買,一起坐。

  世界男子網球賽,除了四大滿貫之外,就數一千分大師賽最受重視,世界前列球手,如果沒有傷患,都會參加這系列的比賽;而在亞洲區,就只有上海一個一千分大師賽,是最重要的賽事。對於香港人而言,也是最便宜可以看到球星的方法。

  「上機了,還未見你同學啊。」內子四處張望,但她其實不知道同學長得怎樣。

  「來了。」我指向前方一個穿着紫色上衣的女孩。她的衣服不是紫,就是橙,在臉書上看到的。

  二人揮一揮手,say了一聲hi,就認識了。女孩子(按年紀應該算是師奶吧……)很容易熟絡,三兩句說話就拿我來開玩笑。

  「你朋友呢?」同學喜歡稱呼男朋友為「朋友」,我也就跟她的叫法。「他……有點事做。」口氣有點怪怪的,後來就知道,是去抽煙提神。

  不要以為我們是四人組結伴同行。如之前所說,就是在球場上一起看球賽,其餘的時間,都是各自活動。我們都十分熟悉彼此,家人的事,公司的事,每天在網上無所不談;但我們都知道,大家都不會走進對方的世界─或許正因這樣,我們的聊天,才能更徹底。

  本來想跟她說,這是我第一次跟中學女同學去旅行,但最後還是留在唇邊─既然我們都很不刻意,不如拋開這份煞有介事。

  我們分別上機,一起開展這趟旅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