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都大帝》上映前二十四年,彼得奧圖就在《暴帝卡利古拉》(Caligula)中飾演過另一皇帝—奧古斯都養子提比留(Tiberius)。此帝雖大有功於國,卻不得民心。奢侈的羅馬人要的是一個知情識趣的同類,而非嚴苛質樸的沉悶老頭。
《暴帝卡利古拉》中提比留的形象,主要源自於史家蘇維托尼烏斯(Suetonius)的偏頗敘述:老辣、冷酷、好色、權力慾重,如此也許更符合情色片的構造。
卡利古拉是提比留的侄孫和繼任者,以偽裝獲得信任,即位後卻實行恐怖統治,生活放縱,勞民傷財,四年後死於禁衛軍譁變。
電影集野史大成,各種情色暴力行徑皆纖毫畢現。不過,若說此片旨在誘發性刺激,毋寧說軫慟地透出一種人性的陰暗與歷史的蒼涼。
片中,高齡的提比留是被卡利古拉掐死的,導火線是提比留在昏睡時被卡利古拉盜取了象徵皇權的戒指,醒後要求歸還。
這幕拍得非常精彩,但美中不足的是沒有採用另一條稗官資料作映襯:宮外喝彩的人群聽說提比留死而復甦,鴉雀無聲;俄頃又傳老皇帝終於窒息,於是狂歡載道。舉國如此,我們還能苛責卡利古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