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兒童創意扮鬼扮馬/潘金英

時間:2017-11-01 03:16:07來源:大公網

  萬聖節這天不是學校假期,但在中西交匯的香港,萬聖節已成了普遍受落的節日,一些學校會應節辦些活動,從中學習中西文化不同之處,寓教於樂。

  有小學老師組織扮相派對,讓學生們玩些親子集體遊戲,或在視藝堂上一起繪南瓜臉譜;中學老師會和學生合辦英語日,藉由小型西方嘉年華活動,要學生當日和朋友、家人間互用英語交談,學習說說萬聖節英文術語與習俗,甚至輔以化妝及英文歌唱晚會哩!萬聖節是西方「鬼節」,和東方盂蘭節不同。盂蘭節重慎終追遠、超度亡魂,被視為陰森的節日;但每年萬聖節之夜,卻是被學童視為妙想天開、考驗膽子、互相耍樂的節日。當天扮鬼扮馬、挨家要糖的習俗,最令孩子開心。

  猶記得很多年前,我家康兒、浩兒小時候過萬聖節之趣事。萬聖節之夜的傳統服飾,是殭屍、鬼魂、巫婆、惡魔等,但香港人過萬聖節,裝扮各出奇想,應有盡有。我讓孩子自創服飾,浩兒白衣白褲,但康兒沒把弟弟打扮成小天使,卻製作了最簡單的鬼服,就是用一張舊床單罩頂在頭上,沒忘記剪出了兩個洞,留出浩兒眼睛的位置!她就穿上黑衣黑褲,戴上黑禮帽,扮演魔術師。姊弟倆活活潑潑地拿着布袋子和一個手電筒出門了。那時候,大人只可靜悄悄尾隨兒女,而放手讓小孩扮鬼扮馬,獨個兒勇敢去逐門逐戶按響鄰居的門鐘,大叫「請吃糖!要糖!不請吃就搗亂!」

  真好!遇上好主人家,便會派出一些糖果、朱古力或是小禮物;也會遇上不肯開門或甫開閘即關上的,膽小孩子可受不得驚懼哩!我家小姊弟誇啦啦,沒有辜負一番創意心血,竟然滿載而歸,整袋糖果漲卜卜的搬回家,還告知我「學到有禮貌易有所得,無膽提問不會有收穫」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