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開平碉樓融中西建築藝術

時間:2017-10-27 03:15:49來源:大公網

  圖:隱藏在田園風光中的開平碉樓

  走在廣東開平的道路上,總會與一棟棟灰白色的建築不期而遇,它大量使用了古希臘的柱廊、古羅馬的柱式、哥德式尖拱、歐洲城堡構件等元素,莊嚴而洋氣,又與鄉間的竹林、村前的水塘和土狗、田裏的水牛,糅合成一幅和諧共處的自然景觀。它就是碉樓,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中國鄉村民眾主動接受西方建築藝術並與本土建築藝術融合的見證。

  大公報記者  黃寶儀 文、圖

  自明朝(一三六八年至一六四四年)以來,開平因位於新會、台山、恩平、新興四縣之間,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會治安混亂,加上河流多,每遇颱風暴雨,洪澇災害頻發,當地民眾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樓以求自保。於是,開平境內碉樓星羅棋布,舉目皆是,在一千六百五十九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有一千八百多座。從水口到百合,又從塘口到蜆岡、赤水,縱橫數十公里連綿不斷,蔚為大觀。

  二○○七年六月二十八日,「開平碉樓與古村落」申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在新西蘭第三十一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得通過,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三十五處世界遺產,中國由此誕生了首個華僑文化的世界遺產項目。

  小鄉村寄託大情懷

  碉樓按使用功能可以分為眾樓、居樓、更樓三種。眾樓由全村集資共建,為臨時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居樓由富有人家獨資建造,結合防衛和居住兩大功能;更樓配有探照燈和報警器,便於提前發現匪情,向各村預警。各式各樣的碉樓在開平隨處可見,無論是自駕或者騎行,都可以偶遇驚喜,而最著名的開平碉樓則主要分布在自力村、錦江里村以及馬降龍村。

  自力村由安和里、合安里、永安里三條方姓自然村組成,合稱自力村,取其「自力更生」之意。錦江里由黃氏家族按規劃建成,巷寬、樓高都是由威望很高的族人規定好的,整齊劃一。自力村和錦江里內的碉樓,無論是因哪一種功用而建,無不體現了中國人衣錦還鄉、團結回饋、落葉歸根的樸素鄉情。

  銘石樓正是其中的佼佼者。銘石樓,據說是自力村保存最完好、陳設最豪華的碉樓,樓主方潤文是自力村人,早年在美國謀生,開過餐館,經商致富後,花巨資回家鄉興建了碉樓。這裏到底有多豪華?還記得周潤發拍攝《讓子彈飛》時那個黃四郎的家嗎,那就是銘石樓,建築使用的都是德國的鋼筋、門窗,英國的紅毛泥(混凝土),牆壁厚度達三十至四十厘米,抵擋子彈完全不是問題。

  銘石樓裏面每一層設計都類似今天的單人套間,裏面保存着可以旋轉的椅子,可以學步的嬰兒車,坐在搖搖椅上聽黑膠唱片……樓裏還掛着很多主人的照片,全是專門從香港請來攝影師進行專業拍攝的作品。房子裏的一切,無不訴說着當年的奢華。

  銘石樓最特別的地方,是第六層建有一個六角琉璃瓦涼亭,六根羅馬柱托起了一座中國園林式的亭閣,使中國文化在這座充滿異國情調的碉樓中佔據至高無上的地位,這大概也是樓主始終堅守的中國傳統文化情懷吧。站在銘石樓頂往外看,整個自力村景致盡收眼底,村落、田園、民居、碉樓錯落有致地排開,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的美麗祥和。

  舊鄉村西式現代生活

  來開平旅遊,立園是不容錯過的地方。喜歡看香港電視劇的遊客,來到這裏一定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這裏就是《公公出宮》的取景地之一。

  立園是旅美華僑謝維立家族在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三六年歷時十年修建的,耗資二十六萬銀元,全園面積一萬一千九百平方米,分為別墅區、大花園區、小花園區三個部分。立園中西合璧、建築精美、文化底蘊深厚,被譽為中國華僑園林一絕。

  從售票處進入立園,首先會經過一排民居,那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平僑鄉一帶傳統居所,「雲眉」二字取自父子輩分所得。有趣的是,眼前這一排五座房子像複製似的,每座佔地面積、形狀大小、建築特色都一模一樣,就連門口都開在側面,相對而開,方便兄弟妯娌之間相互交流,據說這是表達了這位老父親對其兒子一視同仁的態度;二樓走廊相互連通,也寄託了主人希望兒子們兄弟同心、手足相連的心願。沿着「雲眉」走一圈,只見最右側是書舍,最左側是一個報刊室,可見當年開平僑鄉對教育的重視。

  穿過「雲眉」,就是園主謝維立及夫人生活起居的別墅─泮立樓,樓名由園主維立與其父聖泮之名聯珠而成。這是一棟樓高三層半的建築,外部黃牆綠瓦,飛簷斗拱,充滿了中國殿堂古風;歐美式的窗戶和古羅馬式的雕刻支柱,又滿載着西洋情調。走進泮立樓,只見眼前全是鮮艷耀眼的意大利水磨石地板、東洋式精美天花、歐美式取暖壁爐、吊式煤油燈,這樣的室內裝飾,即使放在今天也是毫不遜色。

  更有意思的是,這裏的洗手間還有浴缸、馬桶、水箱等衛浴設施,而且每層都設有極其奢華現代的廚房,裏面不僅有懸吊式的碗櫃,美觀大方的百葉窗,就連水井旁還保留着「USA」字樣的美國進口自動水泵,當年就是通過它將水井中的水抽到樓頂蓄水池,再由蓄水池分到每個樓層。在二十世紀的中國農村,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現代設施和奢華的享受。

  如果說室內各種西式現代化裝飾讓人眼前一亮,那麼立園裏的門窗設計更是讓人嘖嘖稱奇。這裏的門設三層,窗戶則分成了四層,第一層是遮風擋雨的玻璃窗,二層是防盜賊的鐵柱,三層是防蚊蟲的紗窗,第四層是特地從德國進口的鋼板,專門用來防當時的子彈。

  原來,上世紀初期,開平一帶大股土匪就有十幾股之多,最多的有二三百條人搶,據《開平縣志》記載,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三○年期間,開平較大的匪劫事件中約有七十一宗,被殺一百多人,被搶耕牛二百多頭,被掠奪的財物無數。土匪三次攻陷縣城,有一次把縣長也給綁走了。因此,開平的碉樓從建設之初就非常注重防盜,像泮立樓這樣的門窗,在當年能用到這樣的設計可謂是非常超前。

  溫馨園林處處有情

  立園在遊客眼中不僅是一座小型博物館,還是一個充滿大家族溫情的家園。謝維立有四位夫人,在立園景區的碉樓文化展示區,可以看到園主謝維立的一些生活用品,其中包括很多他從美國帶給夫人的禮物,如香水、護膚品、頭飾等;而在夫人們的起居室,也保留着當年的彈簧床墊、精緻的藤席、金山箱和保險櫃等。從這些大同小異的物品,可以想像謝維立與四位夫人相處當是琴瑟和諧、相敬如賓。

  園林,是立園最大的特色,其中大花園布置在別墅區的後面,古木參天、綠樹掩映,鳥語花香,穿梭其中只覺得處處境觀宜人,讓人心曠神怡。在大花園中,白色、浪漫的花藤亭最得女士歡心。這個具有西亞色彩的伊斯蘭式花亭上圓下方,是謝維立為他最寵愛的二夫人所建,只因為這位二夫人喜歡花。頂部的皇冠設計,是謝維立希望她賞花的時候,可以像英國女王那樣,頭上戴着一個大大的王冠賞花。這麼瑪麗蘇的劇情,難怪女士們都羨慕不已。

  花藤亭隔壁,是一座「鳥巢」,也可以說是立園的動物園。巢頂仿古羅馬城堡設計,中段四圍採用佛山民間剪紙藝術做成通花花窗。這個名為百鳥歸巢的建築,寄託着謝氏家族的子孫讀書聰明、博學多才、五子登科的美好祝願,也是主人祈求日後子孫後代像百鳥歸巢一樣,無論去到哪裏都不忘故土、落葉歸根願望的反映。

  在立園中,寄託深情的不僅僅是花藤亭,還有毓培別墅,也是謝維立為紀念二夫人而建。二夫人譚玉英乳名「毓培」,為當地一位才女,深受園主喜愛,結婚後次年因難產而去世。園主久思成疾,為了把對她的情意好好地保留下來,也為了重新振作,故建此樓以寄託思念之情,並把二夫人生前的物品都完好無缺地遺留了下來。

  這就是開平碉樓─滿載着親情愛情故事的建築。走進它,遊客可以真實感受一個個二、三十年代大戶人家的繁華盛世;走進它,遊客可以觸摸中西合璧、文化融合的建築園林;走進它,遊客還可以近距離傾聽樓主們藏不住的衣錦還鄉興奮之情,在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中,感悟家國情懷。

  (編者按:下期「城市地圖」將於十一月十日刊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