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香港亦在草木間/怡 人

時間:2017-10-26 03:15:44來源:大公網

  圖:葉靈鳳書作《香港方物志》   作者供圖

  這是葉靈鳳先生的書,那麼,自然地,這是一本老書了。《香港方物志》寫的是香港的草木,留下的是舊時的情懷,如今卻是新的翻印了。

  葉先生寫木棉花,他說:木棉花開在樹上的時候花瓣向上,花托花蕊比花瓣重,因此從樹上落下的時候,在空中仍能保持原狀,這時六出的花瓣卻變成了螺旋槳,一路旋轉而下,然後「啪」的一聲墮到地上。春田偷閒,站在樹旁欣賞大紅的落花從半空旋轉而下,實在也是浮生一件樂事。

  葉先生大約就是一個能站在路邊痴痴看花的人,只怕也是因此才比常人多了很多生活中的樂趣吧。這本小書所描繪的,大多也是這樣生活裏的閒情逸致。我所經過的香港是繁華熱鬧的,永不停歇地在奔跑與旋轉,擁擠的地鐵與遮天蔽日的摩登大樓,人們緊張的表情與講不停的電話,都好像生怕落下別國一步。雖說如今變了一番模樣的香港依舊擁有別有風情的小弄堂和野山坡,有些小島上的故事也只是放在小島上才讀得出人間煙火,但是得見有人能悉心描繪那慢悠悠的被時光遺忘的香港的一草一木,倒是不可多得的雅致。

  雖然書中的香港景象早已大變,但是那些市井的氣息倒是留下來了一點點。小島的雨天與霧氣,飛蟲與走獸,還有細細品來各有出處的好玩兒的俗語。那時的香港尚是一個有漁家的地方,雖然時間上很是遙遠了,但是心裏卻莫名覺得靠近。還有需要小心的銀環蛇,簇團而開的杜鵑花,池塘中的蛙鳴,和鳥籠中的小畫眉。這本方物志所描繪的港島仿若活在一首霧氣繚繞的古詩裏,春夏秋冬,風雪雨露,一草一木皆是景也皆有情。能一點點去發現隱藏在草叢中的小蟲與山崗上的花,如果不是對這片土地和綿長的日子都充滿愛意,恐怕也無法寫出這樣娓娓道來輕鬆明快的文字。

  書中那些年代久遠的俗稱也許早就在歲月中被棄用,而年少者如我,還是在書中看到了很多未曾聽過和見過的植物動物。那些小插圖和註釋,倒是讓原本更像散文小品的小短文們,真的起到了方物志的作用。書中總是提起關於某些動植物,有英國人寫了詳細的方物志,然而那時的香港卻沒有一本詳盡的當地方物志。這本書雖是專欄合集,但也或多或少填補了這樣的空白。閒散讀一篇後再看一段小科普,也是別有趣味。

  可惜的倒是很多物種都已在港島滅絕了,即使今天有幸再去按圖索驥地重遊,大概也不能目睹和書中完全一致的風景。比起今天的人人皆步履匆匆的金融大港,那時的香港大概更貼近香港本來的模樣。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啊,讀完竟讓人憑空生出一種微妙的遺憾之感。但能有這樣一本《香港方物志》存世,讓繁華之中的都市人,閒來之時回味一番舊時的一草一木,感嘆一番腳下的寸土寸金之地曾是飛鳥走獸之家,倒也是趣事一樁。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