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節氣,正好在今天。每年西曆10月23日前後是霜降,這個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着冬天即將開始。可是近日白天艷陽高照,氣溫仍然頗高,寒熱交替和乾燥氣候,對慢性疾病和體弱長者,有明顯的不良影響。門診多了呼吸道疾病、皮膚疾病和腸胃不適的患者;也有長者出現血壓不穩定的情況。 其中,季節交替是過敏疾病高發的時候,很多人在這個時候,特別多見是年輕人,臉上會起紅疹和出現脫屑掉皮現象。中醫認為,紅多緣於熱邪,面生紅疹多是面部營血分有熱邪所致。但熱邪來源不一:此時燥邪當令,燥傷津液可呈虛熱之態,故有的人是面起紅疹,伴有乾燥、脫屑,此為燥熱之邪所傷,在深秋初冬尤為明顯。另有一種過敏性紅疹則與溫度有關,溫度越低往往越容易發作,這種情況往往屬於寒邪閉熱,在較寒冷的天氣和環境下常見。
出現有這種情況的人,多為抵抗力稍弱,腠理不固,或者失於調養,又突然感受風寒之邪,使寒氣客於機表,陽氣運行不暢,內閉鬱積形成鬱熱,進而發疹子。如果體內還有濕熱、血熱等情況,則更容易為之誘發。除了燥邪、寒邪以外,中醫認為風為百病之長,能兼夾諸邪。
秋季多風,風邪容易使人腠理疏鬆而感受疾病,故此時發面疹。風性動盪,面疹者常有瘙癢一症,皆為風邪所致。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腠理即皮膚之間的紋理、汗孔,腠理是否固密,決定了人是否容易為外邪所侵入,而肺的功能是具有將精氣布散於體表皮膚,營養滋潤皮膚的作用,故皮膚問題,首先要從肺的健康情況去考慮。針對秋季的風、寒、燥邪較盛,更需要鍛煉「肺氣」,使正氣強壯,邪不可侵。鍛煉肺氣自然以運動為最好的手段,而運動之中又以有氧運動的效果最好。然後,可用食療輔助調理。
在嶺南地區,霜降氣溫涼爽乾燥,是讓人感到舒服的時節。日常起居,宜稍微早睡晚起,可以養陰護陽。
中醫認為熬夜最傷陰血,尤其現已進入深秋,秋氣傷肝,此時要滋養肝血,因熬夜極傷肝血。肝血不足時,人容易在子夜失眠,脾氣急躁,甚至雙目乾澀,指甲變薄,手腳發麻,上至心臟,下至大小便,都會受影響。
至於飲食方面,則宜甘潤淡補,可適量多吃木瓜、百合、冬菇、花生、無花果、香蕉、大蕉、花膠、瑤柱、沙參、黨參、南北杏等,忌寒涼冰凍飲料和食品。最後,還要注意添衣保暖,慎防風寒外襲。
秋燥偏盛,人體肺陰易受損,適合用湯水滋養。下面為大家推薦一款除熱潤燥補氣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