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趣學古文 不忘根本\潘金英

時間:2017-10-22 03:15:36來源:大公網

  近日台灣「教育部」審議課程,決定將高中語文的文言文比例調降至「35%-45%」。這引發廣泛質疑與批評,質問「能為孩子的未來負責嗎?」此質疑有理。中文是世界上重要的語言之一,高中生是將踏進大學的天子門生,難道只望達到基本的聽說讀寫,卻不求更深刻的中文學習嗎?讀此新聞,我忽有所感:苟若如此,令人意想到文言中的經典語言文字,將被下一代青少年所忽視,恐怕文言美文將逐漸消退!

  香港以前的教育,須讀古文。我因得好老師諄諄教誨、引導:「古文及詩詞是中文寶庫」,故我小時總覺得古文及詩詞歌賦語言優美、典雅,故愛誦讀,要背起來也不覺困難。

  現今香港的中小學教育,反對背誦古文詩詞,大多埋怨及覺得古文艱深,讀來詰屈聱牙,不知所雲。其實不宜以偏概全,不少優秀古典文章,語言音韻鏗鏘,宜朗讀,背誦,能把學生中文水準提升起來。

  我近讀馬星原、方舒眉所著《趣味學古文》系列叢書,是專為青少年認識、學習古文的輔助讀物,之所以深受老師和家長同學的喜愛,是因其着眼點乃利用圖意,協助中學生深入接觸文憑試範疇之古文。據馬星原、方舒眉的經驗,青少年學古文,有視像搭配容易入腦,學起來也會輕鬆很多。此套書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引入古文學習,如述先秦兩漢,唐宋元明歷史,講孔子、孟子、韓非子等古人歷史的生平事跡及思想觀,藉圖像故事開展講述,於法有據,讓學生們有深一層的熟悉感,更易明易掌握。《趣味學古文》裏面教的是普世價值,什麼叫尊重、孝道,做人要有愛心,要有包容、厚道,慈悲、寬恕等,我感到可令青少年減輕文憑試壓力之餘,可受到文化的薰陶,生活不致太趨於急功近利,而忘卻初心及根本。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