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香港歡喜傳媒出品的電影《時間去哪兒了》在內地公映,該片由賈樟柯導演監製,聯合了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金磚五國導演,每人拍了部寫時光的命題短片,風光迥異。
曾執導過《中央車站》的巴西導演沃爾特.塞勒斯拍的是因水庫大壩坍塌引發的泥石流,導致孩子的父親失蹤,難民村裏百廢待興,包括難民情感的復甦,孩子堅信父親會歸來。這部紀實風格的短片娓娓道來,從容不迫,命名為《顫抖的大地》,片尾孩子在搭積木,那是被摧毀的家的模型,因為思念,曾經就是永恆。
俄羅斯導演阿歷斯基.費朵奇科拍的短片叫《呼吸》,講述了一對年輕夫婦在冰川雪地裏熾熱的愛。導演用極具象徵意味的極致慘烈的人物動作行為,體現愛的異化於生命中的沉浸。
《孟買迷霧》是馬德哈爾.班達卡導演的印度短片,講述了孟買都市孤獨老人在生命臨終與流浪孤兒的一段溫情,老人將遺產留給失蹤的流浪兒,以彌補無法在一起的時光。此片中出現了中國觀眾熟悉的印度經典片《流浪者》主題歌,導演將時光縱深感置於對流浪兒童群體的關注,其中的人文關懷呈現出一種寬度。
最令我意外的是南非導演賈梅爾.奎比卡的《重生》,這是一個軟科幻的故事,未來世界中的生命體是否被數字化設計所綁縛,是否選擇不被控制的自由之路,而自由終使生命獲得再生。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