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福建土樓/陸小鹿

時間:2017-10-19 03:15:50來源:大公網

  圖:福建土樓故事多/資料圖片

  來到福建,一定要抽點時間去看看土樓,否則,你便錯過了一道世間罕見的神奇風景。

  土樓,是客家人居住的民宅,如今,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列。客家人,原是從中原南遷的漢人,當年,客家先民受到邊疆部族的侵擾,歷經數次遷移,才得以在各地安身立命,成為中華民族一支重要的特殊民系。而閩西,正是客家先民在文化里程中告別中原的終點和成為客家人的起點。

  福建土樓最有名的是永定土樓、南靖土樓及華安土樓。我所參觀的承啟樓位於福建閩西永定縣高頭鄉高北村,屬於永定土樓。距今,已有三百年歷史。

  按八卦圖構建的四圓同心的承啟樓,據說從明崇禎年間破土動工,直到康熙年間才竣工,如今被冠以「土樓之王」的美稱。

  承啟樓全樓分為三圈一中心:外圈有四層樓,高十餘米,每層設有七十二個房間;次圈為兩層樓,每層有四十個房間;內圈則是單層,共設三十二個房間;中心為祖堂。

  外圈的第三、四層是客家人的卧室,房間非常小,大約只有五平方米,放一張床,一張書桌,就幾乎沒有多餘的空間了。而外圈的第二層是倉庫,底層則是廚房和餐房。

  走進土樓居民的廚房,看到裏面的設施簡陋至極,幾個鶴髮童鬚的老人坐在門口曬太陽,身邊可以看見水井、洗浴盆之類的生活設備。在土樓參觀的時候,很少看到年輕人,聽導游說,現在的土樓確實鮮有年輕居民居住,僅剩下上了年紀的老人,依然住在這世代相傳的祖屋裏。雖然日子過得簡陋,但這座土樓,記載了他們一世的光陰,從小到老,這樣的人生,也算得上是一種特別的幸福吧。

  土樓次圈的房間據說是接待客人的會客廳,門上貼着對聯,簷下懸掛着大紅燈籠,而內圈的房間,則是書房。走進去看了看,的確比會客廳更為整潔有書香氣。

  現在,來看看土樓的最中心─祖堂。祖堂是一個莊重的地方,常年香火不斷,四壁掛滿了土樓引以為豪的光輝歷史,有居民寫的紀念性的文章,有國家領導人參觀土樓留下的珍貴合影……而祖堂最重要的功效則是居民用來婚喪喜慶的公用場所。

  在土樓參觀的時候,我屢屢感慨它獨特的三圈一中心的格局,此外,我還對土樓的地磚產生了興趣。土樓地磚有很多造型不一的圖案,每個圖案都寓意深刻。有一種地磚是「外圓內方」的圖案,取「天圓地方」之意,古代銅錢也是如此圖案。中華民族崇尚「外圓內方」的優良傳統,它是千百年積澱出來的人文精粹,土樓使用這樣的地磚,寓意是子民為人要「外圓內方」。有一種地磚的圖案是「太極圖」,太極圖揭示了宇宙構成的奧秘,陰陽對立而又統一,互補共生,體現和諧。土樓使用這樣的地磚,寓意着琴瑟調和,夫妻恩愛,兄弟和睦,子女孝順,君明臣忠,朋友信實。

  參觀完承啟樓後,我爬上了位於它背面的山。從山下俯瞰下來,才發現除了圓形的承啟樓外,還有方形的土樓。問過導遊後才知道,原來客家土樓最早建成的都是圓形土樓,客家先民早年在南遷過程中,是靠團結和同心才得以在異地生存下來,並作為漢民族中特殊的一個民系流傳下來。因此,客家人初始建造的民居是以圓形為主,象徵「團結」和「同心」。只是,遺憾的是,群居的人一多,難免發生矛盾,由此便誕生了方形土樓。一聲唏噓,相親相愛一輩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易,群居總比獨處更需要包涵和寬容。這滄桑三百年的土樓啊,該承載了多少人間悲歡離合述說不盡的故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