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劍橋大學/羅富齊

時間:2017-10-16 03:16:10來源:大公網

  三一學院由亨利八世於一五四六年所建,是劍橋大學最大及最有錢的學院,內中建築物多有亨利的雕像。學院校友及教授成績斐然,共出了三十二位諾貝爾獎及五位菲爾茲獎得主,最出名的應該是艾薩克.牛頓。學院外面有一棵蘋果樹,傳說就是它當年引發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牛頓的第一版《自然哲學數學原理》書本、研究光學的棱鏡及筆記都放在學院的萊恩(Wren)圖書館。其他如丁尼生、培根、拜倫及羅素等名家亦出身於三一學院。學院可謂人才濟濟。政治家的畢業生,就包括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英皇佐治六世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等。三一學院的建築物十分漂亮,尤其是前庭,值得一看。

  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成立於一五一一年,由瑪格麗特夫人及其遺產支持而成立,前身是聖約翰醫院。聖約翰的庭園共十一座,是劍橋大學所有學院中最多。校友名人頗多,如發明定影劑的赫歇爾及著名的分子生物研究所LMB的桑格(Sanger,兩次諾貝爾得獎者)。但是,最觸動我心靈的,就是廢除黑奴買賣的威廉.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當年飽受批評及攻擊的他,不屈不撓地推動法案去廢除黑奴買賣,可謂功德無量。當然,還有優雅的嘆息橋,令人流連忘返。但是,學院的花園草地才是令我沉醉其中—廣大、綠油油、工整而漂亮。坐在櫈子上,吸着帶草味的清新空氣,夫復何求!

  其實,我今次到劍橋大學的主要原因,就是來向偉大的卡文迪許實驗室(Cavendish Laboratory)致敬。多年以後,實驗室共出了二十九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包括:一九五三年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和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就在實驗室發現了DNA的模型,對人類的醫學、分子生物學和藥物學有極其重要的推進。置身其中,我就像在聖殿,寫這段文字時就在惠普科學歷史博物館(Whipple 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前身就是卡文迪許實驗室),何其興奮,歷史就在旁發生。 (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