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學家池上彰說,根據最新數據統計,全世界最富有的六十二人擁有的資產相當於最低收入的三十六億人的資產總和,財富的金字塔於是有了佔據最最頂尖部位的金剛石階層。貧富分化的差距持續拉大,貧困階層在擴大。
這其中,日本在發達國家中的貧富差距也已位列第八,這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情。戰後日本一直在競爭和平等之中找着平衡,雖然是亦步亦趨地跟着美國走自由經濟,然而另一方面卻小心翼翼保持着社會貧富均等;等到今天日本的獨特之處開始被中國漸漸意識到並開始學習的時候,實際上日本卻已經偏離了原始的軌道。
日本的平均收入年年下降,而高收入階層的平均收入卻年年走高,這或許和近幾年日本的國內市場飽和、海外併購和擴張有關。
作為一個相對社會福利措施比較完善的國家,沒有穩定收入或者收入過低的人群會被納入社會保護對象,派專人進行生活幫助。因此像非洲國家那樣陷入極端的饑饉當然不會發生在日本,然而卻仍然有着貧困階層,這些人群被定義為「相對貧困」。所謂相對貧困是指家庭收入在收入中位數之下,由於貧窮而不得不放棄自己的一些理想,這樣聽起來有些矯情,畢竟其中還是有很多模糊之處。
皮克提的《21世紀資本論》揭示了資本收益率大於經濟成長率的事實,中產階級陷阱產生,相當一部分中產階級陸續被擠壓到貧困階層。而更可怕的是隨着人工智能科技的進化,平均收入都會持續下降,而經濟學家毫無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