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有一個有趣的說法在發酵,叫「曼德拉效應」。據說,在二○一○年,一位名叫Fiona Broome的人發現,在某個地方,有數千人擁有前南非總統曼德拉在八十年代已經逝世的記憶。但事實當然是,曼德拉一直活到二○一三年。這是一個集體虛構記憶的現象。
為什麼會有一群人一起「記錯了」?其實這並不奇怪,香港也有類似情況,發生在歌星蔡楓華身上。我們彷彿都知道,他的事業高峰是《絕對空虛》這首歌;我們彷彿又知道,他的事業低潮,始於他在《勁歌金曲》節目中說了一句:「一時的光輝未必係永恆」。
核實一下資料,就知道有矛盾:《絕對空虛》是在一九八六年推出,而那句「一時光輝」是在一九八五年勁歌金曲第二季季選,即該年的年中發生的。低潮竟在高峰之前啊。
是什麼原因令全香港都相信一個錯誤的說法?其實不用太大道理,很容易就推想得到,就是一些有影響力的人或傳媒說錯了一次,以訛傳訛,後來大家都當真。
那麼,為什麼沒有人去核實、去澄清?一來不是自己的事,不會在意;二來當大家拿這件事來談論時,一切都已成事實,時序、原因,已不重要。
我讀歷史的,對真相有點莫名的偏執。某年因為收費台順時序重播勁歌金曲季選,讓我發現這小小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