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棋調動思維,有益頭腦健康,戰爭與和平年代莫不如此。
延安棗園朱德故居門外的槐樹下,擺放着一副簡陋的方形石刻棋盤,棋盤四周有數個石墩供下棋觀棋者落座,這在眾多中央領導人的故居中還是獨一份兒。
身為人民軍隊的總司令,朱德喜愛體育運動,延安的籃球場上,留下他健步上籃的身影,而他對於下棋也是情有獨鍾,繁忙的公務之餘,找人來「殺」兩盤,一來解解「棋癮」,紓緩神經之乏,二來拉近幹群關係,便於和官兵們打成一片。所以說,朱老總窰洞前常常「高朋滿座」,由於愛和後生下棋,年屆六旬的他被譽為「青年領袖」。
打量這方棋盤,實在是普通不過,詫異的是,它既不是象棋,也不是圍棋跳棋,棋盤上充滿直線、斜線、三角形,從來沒見過,加上年代久遠,歲月洗刷,棋盤的線條若隱若現,不很清晰。不僅如此,它的旁邊還有一副更小的棋盤,兩者大同小異。當地人給它們起了蠻有意思的名兒,叫「狼吃羊」,又稱「別死羊」(「別」字讀去聲),這是舊時延安地區的地方棋。這棋名,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七、八十年前當地良好的生態環境,植被茂盛,獸禽出沒,百姓對叼羊的狼害不得不防,以至引入棋中。
一盤兩棋,朱老總的棋盤神了!既可這樣下,也能那樣下。他的棋盤,像塊磁石,劈劈啪啪的對弈聲不絕於耳,間有悔棋的爭執,下得很投入。更神奇的是,他縱觀全局,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協助毛澤東同志,指揮抗日軍民打了大大小小多個戰役,殲滅了大批殘害中國人民的「狼」。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抗日戰爭取得偉大的勝利,朱老總以中國解放區抗日軍總司令的名義,在這裏簽發了《命令岡村寧次投降》的電文,命令日軍放下武器,向八路軍、新四軍、華南抗日縱隊等我黨領導的武裝力量投降。一九四七年元旦,朱老總受中共中央委託,撰寫發表了《一九四七年十大任務》的廣播詞,要求解放區軍民看清局勢,積極備戰,應對國民黨反動派準備發動的進攻,「用實際的行為,來爭取我們祖國的獨立、和平、民主,反對反動派的賣國、獨裁、內戰」。
朱老總這棋盤上的「大棋」,最終勝券在握,僅過兩年多時間,新中國浴火誕生。他也因為酷愛下棋健體,活到九十高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