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合勝兄是筆者在英國讀MBA時的同班同學,大家一起主修財務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專業。但是,那時不太熟,因為大家都住在不同的宿舍。另外合勝兄是奇人,常常自駕到英國不同地方遊玩,故此大家少見面。回港後,合勝兄在星展銀行的證券部工作,業績不錯。後來轉到美資嘉洛證券任職高層,筆者那時常常透過合勝兄買賣股票。合勝兄後來被獵頭挖到時富金融當主管,但是不久就離開,轉為自己投資股票。那時,他的同行都笑問:「自己投資都可以搵食嗎?」合勝兄最後以成績答覆了他們的問題。他曾經在低位約零點五元購入城市電訊及美聯物業,不要數年就以十多元沽出。最精彩的戰績就是二○○八年以三元購入周大福珠寶,不久以三十元沽出,成績驚人,令人折服。筆者有幸跟隨他買了一些城市電訊及美聯物業,賺了一些飲茶錢。
合勝兄的投資方法接近股神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就是發掘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觀察其業務的公司,再細讀其最新年報,尋找高股本回報率(Return on Equity)、高盈利率(Sales Margin)及資金流(Cash Flow)良好的公司,再比較其股價以決定投資與否。其實,著名的富達基金副主席彼得.林治(Peter Lynch)亦有相同的投資方法。他專門尋找一些可觀察其業務的公司,留意其盈餘和資產,特別是盈餘的增長速度,以決定其內含價值(Intrinsic Value)。
我相信高手的投資方法都是殊途同歸的,彼得.林治管理的富達麥哲倫投資基金,曾經連續十三年表現獲世界冠軍,而合勝兄則投資有道過着寬裕的退休生活。
最近和他飲茶聊天,談到最近的市況,他仍然看好中國業務的發展,今年至明年將會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