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吳珊珊、湯艾加報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八周年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之際,香港文化藝術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酒會昨日下午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紫荊廳舉行。
出席酒會的主要嘉賓包括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國家文化部副部長董偉、中聯辦副主任楊健、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胡建中、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中聯辦宣文部部長朱文、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馮程淑儀、康文署署長李美嫦、大會贊助人兼執行委員會主席霍震霆、大會贊助人兼執行委員會總監區永熙,大會主席團主席李業廣、陳達文、李國強、汪明荃、周振基、鍾瑞明、陳永華、霍啟剛。參加酒會的還有四十二個國家的駐港領事館總領事及高層代表,以及多位文化界、藝術界精英和各界社會知名人士等。
「一帶一路」創文化機遇
張建宗致辭時表示:「香港的多元優勢,吸引世界級的藝廊紛紛進駐,設立據點。香港是世界三大藝術拍賣巿場之一,近年更吸引二百多間國際頂尖畫廊參展,超過七萬名觀眾進場參觀巴塞爾藝術展的香港展會,還有法國五月藝術展、香港國際電影節、中國戲曲節、世界文化藝術節等大型文化藝術活動。特區政府一直投放大量資源推動文化藝術的發展,2017-18年度政府在文化藝術方面的預算總開支超過四十二億元,有十九間博物館及藝術空間每年吸引超過五百萬人次參觀,免費開放大部分公營博物館的常設展覽,提升巿民對文化藝術的興趣。政府又推出多項措施及資助計劃,支援不同規模的藝團及藝術工作者舉行不同的文化藝術活動,培育本地的人才,提供資源協助藝術家及藝團參與外地的活動,定期舉行亞洲文化合作活動,促進各地藝術的交流。藉着國家推動『一帶一路』的發展,香港會邀請更加多沿線國家的文化領袖參與文化論壇,繼續與不同地區設定合作備忘錄,加強文化藝術的交流及合作。為配合香港長遠的文化藝術發展,政府大力發展文化的基建,推展西九文化區的策略計劃,興建更多的文化設施,今年七月一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見證了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及故宮博物館簽訂的合作協議,落實香港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凸顯國家對香港的關顧及行動,預計五年後可正式長期展示祖國的稀世珍藏。香港文化藝術界多年來默默耕耘,成就香港今日享譽國際的文化大都會,展望將來,期望本地的藝術人才繼往開來,共同努力建設香港成為亞洲文化區的樞紐。」
霍震霆在致辭時提到:「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自十八大以來,中央連續出台多項重要政策文件,為文藝工作的發展和起飛,增添有力的翅膀,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習近平總書記早前來港出席特區回歸二十周年活動時指:『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對我們來說,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新形勢下,香港會繼續做好『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共同推動與內地的文化藝術交流合作,努力築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的文藝高峰。」
兩地青年藝術人才交流
董偉在發言中說,今年七月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對香港各界寄予希望,為「一國兩制」在香港行穩致遠指引了方向。回歸二十年來,香港依託祖國面向世界,香港文化立足傳統薈萃中西取得了巨大發展,這是香港文化政策不斷得到完善,文化生態多元融合蓬勃發展的二十年。內地與香港以文化凝聚人心,共同走向繁榮發展,期望內地與香港文化界攜手同心,共推內地與香港的文化交流合作。
董偉還表示,文化部與特區政府合作全面深化,建立起整體性長效性的合作機制,內地與香港文化交流深度融合,繁榮有序。香港的藝術團體與藝術家頻亮相內地舞台,積極參與國家的文化外交活動,內地的優秀文化作品也成為香港主流平台的重頭戲,特別是青年交流,青年藝術人才的交流加強了香港青少年對國家意識文化與社會發展的理解,增進了內地與香港青少年的情感。祖國的繁榮昌盛是香港繁榮發展的保障,也為香港提供了更多機遇。目前「十三五」規劃不斷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穩當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在提速,香港在國家發展中將承擔起更重要的角色和使命。香港文化藝術界人士助力香港文化事業發展,關心香港青少年文化藝術人才的成長成才,深化內地與香港的文化藝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為香港書寫新的篇章。
區永熙在發言中表示,董偉副部長專程從北京率領國家文化部代表團出席酒會,代表了國家非常重視與香港的文化藝術界的長期交流。香港文化藝術界一向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並且積極在本港及內地發展,貢獻國家,服務社會。
最後,區永熙感謝四十二個國家的駐港領事館及高層代表等出席活動,這促進了香港與不同地方之間的文化交流,亦增進了彼此間的友誼,亦凸顯了香港是一個中西文化交流的大都會。
圖片由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